學者論壇
您現在的位置: 張家口米兰足球国际俱乐部官网 > 關於我們 > 學者論壇 > 正文
簡述“晉察冀邊區工業專門學校”
文章來源:金姝利    發布日期:2023/8/15    點擊數:1538 次

一、延安大學的師生來到張家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全國抗戰取得了偉(wei) 大勝利當時,延安根據時局需要,迅速派文教事業(ye) 人員開辟新解放區宣傳(chuan) 革命。黨(dang) 中央決(jue) 定安排延安大學(原名“陝北公學”,1938年建校。)的三個(ge) 學院搬遷到東(dong) 北建學。11月初,在延安中央黨(dang) 校二部禮堂朱德同誌做了動員報告;13日,毛澤東(dong) 接見延安自然科學院的老師,做了關(guan) 於(yu) 戰勝蔣介石內(nei) 戰的戰略方針,繼續辦好自然科學院,特別是注意吸收工人和知識分子參加革命工作的重要報告

延安大學根據中央指示組織了一個(ge) 大隊,任隊長下麵分設魯藝學院、自然科學院行政學院三個(ge) 中隊分別宋侃夫、王甲綱、於(yu) 光遠任中隊長

11月15日全體(ti) 人員從(cong) 延安出發,一路向西……經陝西、山西、綏遠,又山西、察哈爾多省多地,至12月下旬(24日夜),曆40天行來到晉察冀首府張家口 

時,民黨(dang) 軍(jun) 已經占領山海關(guan) 、承德錦州等地,切斷了去東(dong) 北的道路,大部分人員滯留張家口由於(yu) 晉察冀邊區政府接管了很多工業(ye) 企業(ye) ,需要培養(yang) 各類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晉察冀中央局聶榮臻書(shu) 記向中央請示,決(jue) 定將延安大學的師生留在張家口(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決(jue) 定中共晉察冀分局,改稱晉察冀中央局)。

著名記者子岡(gang) 在1946年2月13日《大公報》上發表的《漫步張家口》中記:“自從(cong) 1945年)八二十三日十八集團軍(jun) 經過兩(liang) 次戰鬥犧牲了五六百戰士,從(cong) 東(dong) 南西三麵包圍,克複了這偽(wei) 蒙疆的心髒的張家口以後,這個(ge) 以皮毛與(yu) 口蘑著名的城市成了一個(ge) 神秘的都市。中共很迅速的把地方變成教育的中心,政治中心卻仍在延安。延安的許多文化工作者徒步行軍(jun) 了二千五百裏路程,走破了棉鞋,蹭破了棉褲,沒有孩子的女同誌也不例外,隻有母親(qin) 與(yu) 孩子坐在騾轎裏(父親(qin) 就得當騾夫),就這樣,有上百的文化幹部抵達了張垣。加上晉察冀邊區原有的文化教育幹部,張家口的書(shu) 卷氣息濃厚起來了

延安根據聶榮臻意見,及自然科學院副院長惲子強的建議,同意將自然學院師生(100多人)並入晉察冀邊區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以下簡稱“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     

本文主要記述延安自然科學院師生在張家口的辦學情況——“延安的自然科學院遷來與(yu) 張垣工業(ye) 專(zhuan) 科學校合並,正在招生。”

二、晉察冀邊區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的名稱及建校時間、生源

1、名稱及建校時間 

需要說明的是: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工業(ye) 部為(wei) 培養(yang) 采礦、機械、交通等普通技術人才,曾在解放區阜平設立“工業(ye) 訓練班”。日偽(wei) 時期在宣化設有(偽(wei) )宣化工科實業(ye) 學校(采礦科),在張家口設(偽(wei) )蒙疆交通學院。日本投降後,兩(liang) 校尚存的一些設備及師生約30人,由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hui) 接管。

1945年秋,宣化、張家口相繼解放後,晉察冀邊區政府從(cong) 阜平十家寨遷往張家口,張家口成為(wei) 晉察冀邊區首府。晉察冀邊委會(hui) 為(wei) 適應形勢需要,集中力量培養(yang) 工礦技術人才及工廠行政幹部將上述阜平工業(ye) 訓練班移至宣化工科實業(ye) 學校,由邊區行政委員會(hui) 直接領導。在《晉察冀日報》上刊登了號召該校原各班學員返校複課;及收年齡1725歲初中畢業(ye) 生或具有同等學曆者及現任工礦、交通、機關(guan) 之職員,修業(ye) 時間為(wei) 二至三年的通知。

學校名稱為(wei) “晉察冀邊區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簡稱“工專(zhuan) 學校”。

在(1945年卷號1“晉察冀邊區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文書(shu) 檔案”中,有學校正式啟用公章的記載:1945年11月5日,“工專(zhuan) 學校”正式起用條形便章,及正、副校長之印……當時的校長為(wei) 軍(jun) 區工局副局長劉再生,副校長為(wei) 陳琅環。

1945年12月,學校搬至張家口(偽(wei) )蒙疆交通學院。月底延安自然科學院師生到達張家口。

1946年1月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hui) 決(jue) 定,延安大學自然科學院師生正式並入“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校長由原延安自然科學院副院長惲子強擔任(民主人士惲子強,作為(wei) 校長,主要是與(yu) 高班學生一起做化學科研。王甲綱同誌負責學校日常行政工作)。

1月23日,校長惲子強主持校務會(hui) 議,正式“宣布了學校名稱:晉察冀邊區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

1946年8月13日《晉察冀日報》刊登一篇《欣訪公專(zhuan) 》的文章,作者肖白這樣介紹該校:“……12月底,延安自然科學院遷張,乃與(yu) 該校合並,更名張家口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簡稱‘工專(zhuan) ”。

所以,對於(yu) 延安自然科學院來張,有兩(liang) 點說明:其一兩(liang) 校是“合並”,而不是“成立”;其二是“張家口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的名稱,在當時也是適用的,應該也是普遍認可的稱謂。

有文章稱,延安大學到張家口後,成立了晉察冀邊區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或“後將宣化工業(ye) 中學遷至張家口,並入自然科學院,改名晉察冀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以及“在張家口創建了中國醫科大學、華北聯合大學、張家口工科專(zhuan) 門學校”之類的回憶,應該是不準確的。

 2、生源

“工專(zhuan) 學校”的生源,除晉察冀根據地老區來的知識分子,和宣化原“工專(zhuan) ”學生;近一半為(wei) 延安自然科學院的師生。此外,還有從(cong) 平津地區經地下黨(dang) 介紹來解放區求學的十餘(yu) 名青年學生;延安中學遷到張家口後轉學來的十幾名學生,及華北聯大轉學過來的7位學員也進入了工專(zhuan) 學校。1946年夏,“工專(zhuan) 學校”成員已經擴充近300人。

記者子岡(gang) 1946年在《大公報》上發表的《張家口漫步》一文亦有如下說:“聯大有三百多平津新去的學生,張垣的較少,程度較差。三院學生中除文藝學院需學外國語的費時間外,其餘(yu) 都於(yu) 半年畢業(ye) 後分發下鄉(xiang) ,做群眾(zhong) 工作。入學考試與(yu) 一般大學不同,不考理工功課,隻要有相當常識,對政治認識清楚,有聽講記筆記的能力,便可以錄取。在校一切食住費用學校負擔,吃小米飯。”

湖南圖書(shu) 館館藏資料中的兩(liang) 張圖表,清晰反映了當時“工專(zhuan) 學校”師生情況:

項別

教職員

勤雜員

總計

87

69

156

13

 

13

共計

100

69

169

 

圖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份,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人員情況表

 

 

 

學生數

專(zhuan) 任教員數

職員數

勤雜人員數

綜計

  

  

民五

國年

  

138

8

28

24

198

25

 

 

 

25

共計

163

8

28

24

223

  

  

民五

國年

  

 (六月)

163

13

29

32

237

37

 

2

 

39

共計

200

13

31

32

276

圖二: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春夏)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人員情況表

 

、晉察冀邊區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的教學情況

1、教學安排:

抗戰期間解放區中心一般為(wei) 農(nong) 村,當時建立的習(xi) 班”,大多隻是十幾天或幾個(ge) 月的速成訓練班。民主政權進到城市為(wei) 適應未來和平建設的需要技術教育的方針開始了長期的打算。晉察冀邊區教育處與(yu) 工業(ye) 部門會(hui) 商,決(jue) 定對“工專(zhuan) 學校”招收的每一學生,根據測驗的實際情況,先充實高中以下數理化基礎知識,再進行多科深入。測驗後體(ti) 教員根據各班學生不同文化水平,學習(xi) 課程內(nei) 容差異,製定了暫行課程學習(xi) 計劃將全學生劃分為(wei) 不同文化程度四個(ge) 班次(一班、二班甲、二班乙和三班)。

水平最高的集中到一班,約一個(ge) 學期學完高中課程,擬半年後分科第二班相當高中一年級程度,擬兩(liang) 年後分科;第三班係高小畢業(ye) 程度,三年後達分科水平。每日學習(xi) 時間為(wei) 十小時

2、課程內(nei) 容:

主要學習(xi) 課程屬於(yu) 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繪圖、工程常識、外文(英)、社會(hui) 常識等當時師資情況看一般為(wei) 國內(nei) 大學畢業(ye) 水平學校先設立機械、化學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有日偽(wei) 遺留工廠的器材設備,購置一些化學儀(yi) 器

學校多次派人(地下黨(dang) )到平津地區購買(mai) 教科書(shu) 、參考書(shu) 、繪圖儀(yi) 器和理化試驗儀(yi) 器等。學校教學計劃在逐步施行中……根據邊區工業(ye) 經濟發展狀況,學校還預計暑假後100150名高中畢業(ye) 生,按照需要設立機械、電機、化學、礦冶、市政土木等科

史料顯示,學校曾多次分批派教員到北平購置化學實驗儀(yi) 器及實驗用品,及購買(mai) 馬列主義(yi) 書(shu) 籍,黨(dang) 中央出版的書(shu) 刊等。一次在回張家口,路過青龍橋時,被當地駐軍(jun) 稽查扣押,後經北平軍(jun) 調部中共代表團交涉,才得以釋還14箱器材……

(注:1946年5月3日《晉察冀日報》的此報道中,亦稱該校為(wei) “張家口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

3、辦學作風:

當時,是國共兩(liang) 黨(dang) 合作時期,黨(dang) 組織尚未公開要貫徹黨(dang) 的方針政策和決(jue) 議,隻有依靠黨(dang) 員和幹部以身作則去影響群眾(zhong) ,關(guan) 心群眾(zhong) ,團結群眾(zhong) ;並通過學生會(hui) 組織全體(ti) 學員關(guan) 心學校,與(yu) 全體(ti) 教職員工共同辦好學校工專(zhuan) 學校一切與(yu) 實際結合,學以致用為(wei) 教育目的,秉承延安作風和發揚獨特的辦學校風。針對每一位學的不同經曆,不同思想狀況,在保證教學質量基礎課和專(zhuan) 業(ye) 課為(wei) 主)的基礎上,每周堅持半天政治課學習(xi) ,並經常在師生中開展時事和形勢教育活動。   

政治課不按原來班次,將學生分為(wei) 兩(liang) 組,高級組以討論實施策略為(wei) 主,低級組則上課。 

“工專(zhuan) 學校”的老師大多來自延安晉察冀老區,具有明確的學習(xi) 目標和責任心事事以身作則,有著良好的思想作風樸實的工作作風黨(dang) 的領導、民主作風、老師的表率作用,成為(wei) “工專(zhuan) 學校的三大特色

 4、校址:

有資料顯示:“工專(zhuan) 學校”自1945年9、10月間成立,其校址由最先設在宣化城內(nei) (原(偽(wei) )宣化工科實業(ye) 學校),後改在龍煙鐵礦大樓;很快以龍煙鐵礦大樓不適合做校舍,又遷至直屬領導機關(guan) ;12月間,移至張家口(偽(wei) )蒙疆交通學院。地址在張家口橋西大境門內(nei) 長勝街。這裏也是延安大學師生回憶到張家口的第一印象之地。這裏有安靜的教室,整齊的桌椅,和實驗室圖書(shu) 資料室,以為(wei) 活躍業(ye) 餘(yu) 生活,師生們(men) 動手修建網球場籃球場和其他體(ti) 育活動設施……

四、晉察冀邊區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的去向

1946年6月,停戰協定及政協協議,簡稱《雙十協定》徹底撕毀,全國突現緊張局勢。解放區各地迫切需要革命幹部邊委會(hui) 根據長期培養(yang) 人才的教育方針,改進教育計劃將學校變為(wei) 理科高中性質,不設科係。比如第一班至9月中旬始完成畢業(ye) 手續,全班原有41人,除8名暫時留校隨惲子強校長做化學研究外,其餘(yu) 分配到各工廠,工作學習(xi) 。 二班調走了一些學員……

在北京理工大學收藏的“1946年晉察冀邊區業(ye) 專(zhuan) 科學文書(shu) (檔案卷號3)晉察冀邊委會(hui) 直屬工農(nong) 商三校的教育計劃的變更文件”中,對“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有著明確的安排:

1、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

今年暑假第一班畢業(ye) ,因形勢關(guan) 係及教員、設備困難,暫不分科係(原擬先設地礦係,願學地礦者僅(jin) 五六人,不能開班)。按學生誌願(機械、化工、地礦) 分配到有關(guan) 機關(guan) 或工廠在工作中去學習(xi) 。

第二班兩(liang) 個(ge) 班,明年暑假學完高中數、理、化,仍按原計劃進行。

第三班程度差者可轉入市中學習(xi) ,另招初中畢業(ye) 或高中肄業(ye) 程度的一個(ge) 班。如此工專(zhuan) 實際上變為(wei) 理科高中的性質。惲校長可兼任實際研究工作。

2、農(nong) 科職業(ye) 學校(從(cong) 略)

3、商科職業(ye) 學校(從(cong) 略)

1946年9月29日,國民黨(dang) 軍(jun) 隊開始向張家口進攻;10月9日,傅作義(yi) 部偷襲張北成功,張家口腹背受敵在這樣的緊急情況下,工專(zhuan) 學校開始撤離,三個(ge) 班約有學員100名左右,除了個(ge) 別學生離校外,基本上都撤出來了。從(cong) 延安和平津來的學員沒有一個(ge) 掉隊張家口吸收的教師絕大多數留下沒有撤出學校轉移至蔚縣暖泉鎮後,傅作義(yi) 軍(jun) 占領了張家口,又有進攻蔚縣之意學校再轉移至河北建屏縣……

資料顯示:當時從(cong) 張家口撤離的比較倉(cang) 促,大量的非戰鬥人員同時撤退,造成沿途擁擠,撤退困難。工專(zhuan) 學校師生紀律性強,組織嚴(yan) 密撤退的相對順利。從(cong) 張家口運往山西天鎮的撤退物資堆積如山,由於(yu) 上級對專(zhuan) 學校的重視和關(guan) 懷,撤離前,晉察冀中央局給開了介紹信。請沿途地方政府幫助運輸物資圖書(shu) 儀(yi) 器設備等,這些從(cong) 北京買(mai) 來的珍貴學習(xi) 所需,及時運到了目的地,為(wei) 後來繼續辦提供了堅實保證。

據湖南圖書(shu) 館館藏資料記載,11月學校人員情況如下:

項目

教員

職員

勤雜員

學生

一班

二甲

二乙

三班

人數

7

26

7

8

42

43

27

120

綜計

160

 

12月初,學校轉移到平山縣白嶺村“接到邊區工業(ye) 局成立化工研究所的通知,要惲子強同誌去任職,惲子強帶領高班的十幾位同學去了;與(yu) 此同時,邊區教育局決(jue) 定工專(zhuan) 與(yu) 當時接管的鐵道學院合並,成立了晉察冀邊區工業(ye) 交通學院”。

師生們(men) 從(cong) 大城市(張家口),一路來到農(nong) 村。油燈代替電燈河水,井水代替自來水;麵臨(lin) 交通不方便,出門就是山,粗糧,蔬菜極少等困難。但是生活在老根據地的革命群眾(zhong) 之中,汲取著新的營養(yang) ,為(wei) 新的環境所吸引同學們(men) 依然有著高漲的學習(xi) 熱情。

從(cong) 1940年創於(yu) 延安,這所有著光榮傳(chuan) 統的學校,經曆了抗日戰爭(zheng) 後期和解放戰爭(zheng) 時期。隨著革命形勢的不斷向前發展,學校輾轉於(yu) 華北解放區堅持辦學,幾1948年8月,與(yu) 晉冀魯豫邊區的北方大學工學院合並,在井陘縣成立華北大學工學院。1949年7、8月間,學校遷至平。建國,學校與(yu) 中法大學本部和數、理、化三個(ge) 係,並入華北大學工學院。1951年底學校定名為(wei) 北京工業(ye) 學院1988年10月更名為(wei) 北京理工大學。

追溯曆史,不忘初心。如今的北京理工大學,是著名的高等學府。

 

附一:晉察冀邊區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招生簡章

 

一、宗旨:培養(yang) 工業(ye) 技術人才,為(wei) 建設新中國近代工業(ye) 服務。

二、班次:初級班:(一)機械科,(二)采礦冶金科。

高級班:(一)機械科,(二)采礦冶金科,(三)化學科。

專(zhuan) 修科:(一)機械科,(二)采礦冶金科,(三)化學科,(四)電機科。

三、資格:初級班:高小畢業(ye) 或具有同等學曆體(ti) 格健全者男女兼收。

高級班: 初中畢業(ye) 或具有同等學曆體(ti) 格健全者男女兼收。

專(zhuan) 修班:高中畢業(ye) 或具有同等學曆體(ti) 格健全者男女兼收。

四、報名:日期:自1945年12月26日起。

地點:張家口長勝大街(偽(wei) 交通學院舊址)

五、考試:初級班:(一)國文,(二)常識,(三)算術,(四)口試,(五)體(ti) 格檢查。

高級班:(一)國文,(二)理化,(三)數學(代數、平麵幾何),(四)口試,(五體(ti) 格檢查。

專(zhuan) 修班:(一)國文,(二)理化,(三)數學(代數、平麵幾何),(四)外國語(英、日,自選一種),(五)口試,(六)體(ti) 格檢查。

地點:本校。

六、修學期限:初級班四年,高級班三年,專(zhuan) 修科兩(liang) 年。

七、待遇:學費一律免除。住宿及講義(yi) 一概由學校負責。公費生並由學校供給夥(huo) 食服裝。半公費生除夥(huo) 食由學校供給以外,服裝自己解決(jue) 。自費生自備夥(huo) 食和服裝。畢業(ye) 學生學校負責分配介紹工作。自費生中有自願就業(ye) 者,聽便。

《晉察冀日報》1946年1月8日

 

附二:晉察冀邊區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招收插班生

 

一、班次:第一班(約相當於(yu) 高中三年級程度)與(yu) 第二班(相當於(yu) 高中一年級程度)各若幹名。

二、報考資格:第一班:高中三年以上或同等學曆男女兼收。第二班:初中畢業(ye) 以上或同等學曆男女兼收。

三、考試科目:第一班:(一)國文,(二)物理,(三)化學,(四)數學(甲組:三角、解析幾何、微積分;乙組:代數、幾何、三角),(五)社會(hui) 常識。

第二班:(一)國文,(二)初中物化,(三)數學(代數、幾何),(四)社會(hui) 常識。

四、報名:由即日起至3月4日止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到本校注冊(ce) 科報名。

五、考試:3月5日上午九時起在本校舉(ju) 行入學考試。

六、待遇:學費、講義(yi) 費、宿舍費一律免收,家境貧寒無力自費求學者,可酌情補助夥(huo) 食、被服一部或全部。

七、(一)本校校址——張家口長勝大街。(二)關(guan) 於(yu) 本校之教育計劃可向本校注冊(ce) 科詢問。

                     

校長惲子強

中華民國352月24日

 《晉察冀日報》1946年225日

 

 

 

 

作者簡介:金姝利,張家口曆史文化研究愛好者。

Copyright © ac米兰官方 . All Rights Reserved 米兰足球国际俱乐部官网 版權所有
建議使用1440×900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8.0以上版本的IE瀏覽器訪問本站

地址:張家口市橋西區長青路19號
聯係電話:13903236923 / 0313-802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