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an) 鍵詞:交流通道·道路結點·文物遺存·發展戰略走向·自貿區
習(xi) 近平同誌在致第22屆世界曆史科學大會(hui) 的賀信中明確指出,“曆史研究是一切社會(hui) 科學的基礎,承擔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我們(men) 對張家口的曆史進行研究,不僅(jin) 具有重要的學術價(jia) 值,而且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yi) 。本文就從(cong) 張家口曆史上的開放現象說起。
張家口作為(wei) 一座曆史悠久、文化積澱豐(feng) 厚的城市,曆史上曾經有過許多耐人尋味的曆史信息。張家口處於(yu) 地理單元的接合部,地域的結點功能十分突出,是一個(ge) 與(yu) 路有關(guan) 係的地方。大量考古物證證明,2000多年前的草原之路就曾經從(cong) 張家口地域通過。
《大業(ye) 雜記》記載,隋煬帝時到燕京(今北京)、保定等地經商的外國人很多,他們(men) 都是通過北方絲(si) 綢之路來到中國的。其中,一些商人路過張家口地域時,看中了張家口一帶重要的位置和發展前景,便留了下來。因為(wei) 這些人來自胡地,所以被稱為(wei) 胡人。胡人來了,胡人的文化習(xi) 俗也跟著來了。景教起源於(yu) 今天的敘利亞(ya) ,是1600多年前也就是中國唐代前後進入中國的基督教派(東(dong) 方亞(ya) 述教會(hui) )。考古發現,在張家口以北的元上都和張家口的張北縣、沽源縣境內(nei) 都發現過景教的墓頂石。這些沿著道路出現的,兩(liang) 千多年前的曆史符號在張家口地域出現絕非偶然。
張家口懷安、萬(wan) 全、張家口市區、宣化、赤城一帶泛神崇拜習(xi) 俗中,有一位叫“狐神”的神仙。它住的地方叫狐神廟、狐仙廟、大仙爺廟或三太爺廟,也有的地方把這種廟叫做糊塗廟。這些供奉狐狸的廟宇有一個(ge) 共同的特點,就是廟宇內(nei) 都不供奉神像,隻是供奉一個(ge) 無字的牌位。當然,也有例外。《清稗類鈔》記載,“萬(wan) 全縣北十裏許,有糊塗廟者,不知所始……宣統間,廟額則曰胡神,須蝟卷,而狀獰惡,絕類波斯胡。”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出萬(wan) 全德勝門,往北大約十裏的地方,有座不知建於(yu) 什麽(me) 年代的糊塗廟。宣統年間,這座廟的門額匾上寫(xie) 的是“胡神廟”。廟中供奉的神像滿臉絡腮胡子,鼻梁高挺,兩(liang) 眼深邃,樣子有些猙獰可怕,好像是波斯人。《史記》中描述西域大夏、大月氏、烏(wu) 孫、匈奴人的相貌時說:“其人皆深眼,多發髯”。“深眼”、“多須”就是西域胡人或印歐人種的特征。清朝的雍正皇帝,也曾發現過這座糊塗廟。他說:萬(wan) 全城北有座糊塗廟,詔毀淫祠時,本想毀掉它,後來還是留下了,因為(wei) 糊塗廟供奉的糊塗神是萬(wan) 全之道。這段話,佐證了萬(wan) 全糊塗廟的存在。我們(men) 卻想說,胡神廟中“須蝟卷而狀獰惡,”的神仙,不是“絕類波斯胡”,而很可能就是來自波斯的一位有影響的胡人或者就是波斯人崇拜的一位洋神仙。而黃毛大仙廟的叫法和“絕類波斯胡”的記載似乎更讓人多了一些聯想。
1980年,張家口懷來縣甘子堡春秋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遼代直耳釜。此件文物,引來了美國丹佛藝術館邦克•埃瑪教授的關(guan) 注。她研究了這個(ge) 器物後說,張家口懷來縣甘子堡發現的直耳釜,與(yu) 地處中東(dong) 的匈牙利出土的一件直耳釜,屬於(yu) 同時期、同形製的器物。她因此認定:從(cong) 匈牙利到張家口曆史上應該存在一條文化交流通道。
考古學專(zhuan) 家陶宗冶先生說:上世紀20年代,世界考古學界把在俄羅斯布裏亞(ya) 特、伊爾庫茨克、米努辛斯克、阿爾泰、赤塔、貝加爾湖沿岸、恰克圖以及蒙古國相繼發現的一種獸(shou) 首短劍和刀命名為(wei) ——卡拉蘇克式銅器。而1965年、1966年和1986年,張家口文物部門在張家口市區、張北縣和懷安縣境內(nei) ,分別發掘、征集到了許多這個(ge) 類型的獸(shou) 首短劍。如果我們(men) 把直耳釜、卡拉蘇克式獸(shou) 首短劍和刀的發現地懷安縣、張家口市區、張北縣和蒙古國、恰克圖、赤塔、斯布裏亞(ya) 特、貝加爾湖沿岸、伊爾庫茨克、米努辛斯克、阿爾泰串聯起來,一條清晰的文化交流線就展現在了我們(men) 麵前。
絲(si) 綢、瓷器、茶葉通過草原絲(si) 綢之路西去了,而西方文化也傳(chuan) 播到了張家口地域,並且滲透進了張家口人的生活。現在我們(men) 經常吃的胡蘿卜、香菜和芹菜,都是原產(chan) 於(yu) “胡”地的蔬菜。但是,芹菜卻被張家口、懷安、陽原、宣化一帶的老鄉(xiang) 稱之為(wei) “胡芹”。為(wei) 什麽(me) 張家口人把芹菜稱為(wei) 胡芹?是因為(wei) 曆史的傳(chuan) 承,很可能張家口地域就是來自異域的芹菜的第一栽培地。現在大麗(li) 花已成為(wei) 張家口的市花,其實大麗(li) 花也是產(chan) 於(yu) 異域的一個(ge) 物種,它進入張家口後老百姓把它叫做西番蓮。顧名思義(yi) ,這種花是來自西方番國的類似蓮花的植物。葡萄的原生地在地中海、裏海地區,中國的葡萄都是從(cong) 西方引進的。文獻記載,宣化葡萄的栽培曆史至少有1500多年,遠遠早於(yu) 新疆。
1972年發掘的宣化遼墓群,是遼代晚期至金代初期漢人張氏家族的墓地。其中張世卿墓墓頂的天文圖把中國傳(chuan) 統的二十八宿記星法與(yu) 古巴比倫(lun) 的黃道十二宮記星法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天文圖。科學文化的交流是經過長期碰撞、磨合才會(hui) 實現。
遼金時期,張家口地域作為(wei) 路的結點功能表現也十分明顯。金代“國初,於(yu) 西北招討司之燕子城、北羊城之間嚐置之,以易北方牧畜” 。盡管金朝在張家口地域的統治時間不是很長,但是,此時的市場卻向北延伸了,從(cong) 今天張家口市區附近的廣寧城,延伸到了張家口的壩上地區,在這裏開辟了燕子城和北羊城市場。
馬可波羅也到過今天的張家口地域。他在遊記中描寫(xie) 道,他騎著馬從(cong) 今土默特向東(dong) 走了七天,到達了契丹之地。契丹之地就是張家口一帶,他在這裏見到的居民多崇拜摩訶末和基督,以織造金錦為(wei) 業(ye) 。摩訶末,就是穆罕默德,這裏的人來自西方無疑。
元代的大都,是今天的北京。張家口地處大都至哈剌和林、上都和中都的必經之地,是幾條驛路的匯合點。當時,每年從(cong) 全國各地運往草原地區的大批糧食、布匹、綢緞及各種日用品等生產(chan) 、生活物資都運至張家口轉運,當時的張家口地域就是一個(ge) 龐大的物流中心。元代,張家口地域屬於(yu) 中書(shu) 省上都路,區域內(nei) 有驛站18處,驛站中不但飼養(yang) 有傳(chuan) 遞信息的驛馬1936匹,還有為(wei) 驛站生活服務的車輛、牛羊等。1260年,忽必烈下令從(cong) 今天北京的延慶縣至今天張家口的赤城縣設立專(zhuan) 門傳(chuan) 遞急速軍(jun) 情公事的望雲(yun) 道專(zhuan) 線。
茶馬互市是中國曆史上由政府主持的一種農(nong) 耕民族與(yu) 遊牧民族間茶易馬或馬換布帛、絲(si) 綢的貿易活動,也是古代中原與(yu) 西北少數民族商業(ye) 貿易的主要形式。嘉靖三十年(1551年)正月,俺答汗派特使脫脫要求開市。嘉靖皇帝“朝議從(cong) 之” 。這年六月,宣府鎮萬(wan) 全右衛新開口開市。至當年農(nong) 曆十一月止,農(nong) 耕民族在這裏與(yu) 蒙古各部交易馬匹2000多匹。
《宣府鎮圖說》中的《張家口堡四至圖》還顯示,張家口堡北有撫夷廳,再往北的長城內(nei) 有馬市,其文字記載為(wei) :“本堡乃全鎮互市之所……堡人習(xi) 與(yu) 虜市,遠商輻輳其間。每市萬(wan) 虜蟻集,紛紜雜錯……”
“張家口市堡,明宣德四年築,城外有池,明季為(wei) 互市之所”。“城外有池”是在說張家口堡城外,還有一個(ge) 四周圍起來的小城池。這個(ge) 城池,就是政府專(zhuan) 門劃定的一個(ge) 貿易場所。
明隆慶五年(1571年)農(nong) 曆六月十三,宣府張家口堡茶馬互市開市。這一年交易的馬匹,宣府張家口堡三萬(wan) 匹;大同府新平、德勝兩(liang) 堡一萬(wan) 四千匹;太原府水泉營堡六千匹。大同、太原兩(liang) 府的馬匹交易總數,僅(jin) 占茶馬互市市場全部馬匹交易量的40%。而到了1578年的時候,張家口關(guan) 口每年馬匹的交易量更是達到4萬(wan) 匹之多。 “蓋三鎮之中,宣府交易量增長幅度最大……已超過了山西、大同二鎮的總和”,宣府張家口堡北部長城外成為(wei) 了茶馬互市的主要市場。
明萬(wan) 曆四十一年(1613年),明政府為(wei) 規範發展貿易,開始修築來遠堡。明代規製,凡是茶馬互市的地方,都要修築圍牆,劃定市場,當時茶馬互市的市場,都稱之為(wei) 市圈,這市圈就類似今天的自貿區。
來遠堡茶馬互市順應曆史潮流,成為(wei) 民族溝通、交流、融匯的場所,其影響遍及草原。清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極命清國貴族大臣率領100多名商人,組成十二行,積極開展長城沿線的互市貿易。而互市的重點,就在張家口邊外。
從(cong) 17世紀初期開始,俄國政府為(wei) 了與(yu) 中國建立雙邊貿易關(guan) 係,曾多次派遣使臣和商隊前來北京探詢通商貿易的途徑。期間,俄國人也到過張家口的來遠堡,並且留下了記載。1619年,俄國派一個(ge) 使團進入中國,他們(men) 經張家口到達北京。
大境門是張家口的標誌性建築。今天,我們(men) 可以找出無數個(ge) 開通大境門理由,但其中一個(ge) 最重要、最直接的理由就是要大開放。大境門的開通是明代隆慶議和以後,中國封建王朝在張家口搞的又一次改革開放的試驗。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規定,恰克圖、庫倫(lun) 等地方商販運往內(nei) 地的牛羊馬駝,都在張家口大境門交進口關(guan) 稅。劉選民《中俄早期貿易考》中說:“中俄陸路貿易,向不抽稅,惟於(yu) 各該國境內(nei) 關(guan) 口則征卡稅……中國於(yu) 張家口設關(guan) ,內(nei) 地商人往來恰克圖、庫倫(lun) 貿易者征稅於(yu) 此。”順治三年(1646年),大清戶部就在張家口設立欽差戶部分司。張家口堡欽差戶部分司是朝廷在張家口專(zhuan) 門設置的一個(ge) 機構,全麵負責張家口邊口的稅務征稽。張家口堡欽差戶部分司掌管的進出口貿易稅收,已經成為(wei) 清政府的一項重要財政收入來源。張家口的貿易之所以能夠引起朝廷的關(guan) 注,不是偶然的。
張家口的地理位置決(jue) 定了它的樞紐功能。康熙年間的張家口,更是中俄兩(liang) 國政府都關(guan) 注的焦點,這個(ge) 地方常常出現在中俄兩(liang) 國簽署的重要條約中。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就提到了張家口,規定俄國商隊可以從(cong) 伊爾庫次克到大圐圙,再經張家口到北京。
《尼布楚條約》條約簽訂後,俄國商隊就開始沿著張庫大道經張家口進入北京。當他們(men) 發現了張家口的重要地理位置後,便多次提出要在張家口“設立行棧”的要求。
清鹹豐(feng) 十年(1860年),中俄政府在北京簽訂《北京續增條約》。第五條寫(xie) 道:“俄國商人除在恰克圖貿易外,其由恰克圖照舊來京,經過張家口地方,如有零星貨物,亦準銷售” 。俄國人開始“零星”地擠入張家口。
清光緒七年(1881年),中俄在彼得堡簽訂《伊犁條約》第十三條時,才同意俄國商人“由陸路輸入內(nei) 地者,可照舊通過張家口……”並且準許俄國商人在張家口“建造鋪房、行棧。”從(cong) 此,俄商便沿張庫大道進入張家口。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開放張家口大境門外的元寶山。1911年初,俄國又向清政府遞交了六條通牒。其中第六條是俄國政府要在張家口設領事館,俄國人可以在張家口圈地蓋房。
1914年,民國政府宣布張家口為(wei) 開放商埠,張家口正式成為(wei) 了對俄出口的口岸。學者許檀先生說:“張家口的崛起是以中俄貿易、漢蒙貿易的發展為(wei) 契機的,它既是清代北疆貿易發展之必然,也是封建政府特殊作用的結果。” 張家口開埠後,成為(wei) 中國與(yu) 俄羅斯聯係的樞紐,成為(wei) 中國封建社會(hui) 大膽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張庫大道的經濟活動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yi) 市場。隨著西方工業(ye) 革命產(chan) 物的進入,張家口地方經濟,也在競爭(zheng) 中崛起。
進入清代,由於(yu) 張庫大道的出現,張家口成為(wei) 了連接京津,輻射中原的貿易樞紐,成為(wei) 了對俄貿易的橋頭堡。而直接歸朝廷理藩院管理的張家口大境門和小境門,就成為(wei) 了實際意義(yi) 上的對俄貿易的“口岸”。方行先生說,“張家口是清代中國最北方的商業(ye) 城市、金融中心和中俄陸路貿易的重要口岸。它雖興(xing) 起較晚,卻很快成為(wei) 與(yu) 廣州遙遙相對,一南一北兩(liang) 大主要外貿口岸之一。”
曆史上,張家口是中國北方一個(ge) 屬於(yu) 農(nong) 耕文化影響下的小小城堡。但是,這個(ge) 城堡很另類,因為(wei) 這裏沒有土地和農(nong) 民,也沒有礦產(chan) 資源和產(chan) 業(ye) 工人,隻有商人和為(wei) 社會(hui) 服務的第三產(chan) 業(ye) 。以人口為(wei) 例,宣統三年(1911年)張家口總人口十三萬(wan) 兩(liang) 千多人,而注冊(ce) 的商人數竟然有三萬(wan) 五千多人,占總人口的近四成之多。商人多,商號也就多了。大小商號1450餘(yu) 家,外貿行業(ye) 700多家,占總商號的近一半。可見張家口完全是一個(ge) 靠貿易支撐的商業(ye) 之都。
大境門是清代的一個(ge) 大稅口,張家口也是清初邊塞地區較早完善稅賦體(ti) 係的地方。其實,早在清王朝建立之初,政府就下決(jue) 心要把張家口規劃成為(wei) 一個(ge) 與(yu) 蒙古草原溝通的經濟特區、納稅大區,於(yu) 是打開了大境門,修整了張家口通往漠北的驛道,後來還把朝廷頒發龍票的權利下放到張家口的察哈爾都統署。中國曆史上各個(ge) 朝代對商品流通的稅收製度不盡相同,但政府在碼頭、隘口、關(guan) 口設卡征稅,卻是一種慣例,而且越是重要關(guan) 口稅收管理越嚴(yan) 格。盡管清王朝不把長城看作是國與(yu) 國之間的邊境和分界,但卻把長城內(nei) 外分成兩(liang) 個(ge) 經濟區,因此在長城一線都設立了稅關(guan) 。張家口的大境門也不例外,自從(cong) 它開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個(ge) 中央直接管理的征稅關(guan) 卡。張庫大道開通後,商人攜帶貨物出關(guan) 的手續在察哈爾都統署辦理,稅費在大境門繳納。雍正六年(1728年)中俄簽訂了《恰克圖條約》,選定邊境恰克圖作為(wei) 互市的貿易地點。恰克圖的所有貿易一律免稅,但是出關(guan) 的貨物要在張家口大境門和小境門完稅。
“張庫通車,運輸愈便,商務尤威。西溝‘外館’增至一千六百家,年貿易額達一億(yi) 五千萬(wan) 兩(liang) 白銀” 。“張庫汽路修通後,市場更加繁榮,年貿易額達一億(yi) 五千萬(wan) 兩(liang) 白銀……成為(wei) 張家口商務的全盛時期” 。
清朝初年張庫大道的開通,使張家口成為(wei) 了中國北方繁榮的商業(ye) 重鎮。張家口當時突出的曆史地位,也引起了馬克思的關(guan) 注:“俄國和中國的茶葉貿易可能是1792年開始的……茶葉陸續由陸路用駱駝和牛車運抵邊防要塞長城上的張家口(或口外)……再從(cong) 那裏經過草原或沙漠、大戈壁,越過1282俄裏到達恰克圖”。馬克思所說的這條經過草原、沙漠、大戈壁的路,正是我們(men) 所說的張庫大道。由於(yu) 市場經濟的刺激,張家口的商品貨幣經濟也十分活躍。資料顯示,清乾隆元年(1736年),在張家口開設的祥發永帳局,“是全國最早的一家帳局” 。“民國十二年(1923年)以前,張家口的票號、錢莊已多達四十二家” 。其實,這個(ge) 數據,也僅(jin) 僅(jin) 是當時的一個(ge) 存量統計。從(cong) 乾隆元年(1735年)的第一家帳局到民國年間的票號、錢莊、銀號、銀行,僅(jin) 在張家口堡內(nei) 開設的金融企業(ye) 就將近百家。
1842年就有外國人在張家口開辦了“書(shu) 信館”,開始與(yu) 國外有書(shu) 信來往,主要是一些商業(ye) 信函。它是中國領土上的第一家郵政局。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張家口至恰克圖的有線電報線路建成,這也是中國的第一條國際有線電報線路。1914年北洋政府在張家口設察哈爾特別行政區,並宣布開放為(wei) 通商口岸。1918年,民國政府國務院內(nei) 務部正式頒布《籌辦張家口商埠文》。此後,張家口的樞紐功能開始顯現,漸漸成為(wei) 了實際意義(yi) 上的陸路口岸。
清末民初,繼俄國人進入張家口後,英、法、比、德、美、日等十幾個(ge) 國家的大批外國洋行和商人也紛紛湧入張家口。這些外國商人在張家口購置土地,開辦銀行商社。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各國在張家口開辦的洋行有四十餘(yu) 家” 。其實,當時在張家口設立洋行的有美、英、法、意、德、日、俄國、荷蘭(lan) 等國家的洋行六十多家,其規模可以和天津口岸、上海洋場相提並論。“當中東(dong) 鐵路未開通以前,張家口的商號,不在天津以下,或者還過之。僅(jin) 次於(yu) 上海而已” 。張家口市區內(nei) ,民國初年商家店鋪1571家;1928年,商家店鋪1700家;1935年,商家店鋪達到2823家。光緒二十八年,張家口大境門外元寶山開辟為(wei) 陸路大商埠,年貿易額一億(yi) 五千萬(wan) 兩(liang) 白銀。皮都、內(nei) 陸商埠、旱碼頭,張家口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曆史上,張家口是一個(ge) 開放的地方。1907年,一次震撼東(dong) 方的國際體(ti) 育賽事在張庫大道上閃亮登場。這一年,意大利和法國聯合發起成立了萬(wan) 國汽車競賽會(hui) ,組織了北京至巴黎的汽車拉力賽。拉力賽經過的一個(ge) 重要站點就是張家口。對於(yu) 張家口、中國,甚至對於(yu) 全世界來講,北京至巴黎的汽車拉力賽的影響都是極其深遠的。因為(wei) 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使用機動車對溝通東(dong) 西方的草原絲(si) 綢之路進行的探索,也是中國參與(yu) 承辦的第一次國際體(ti) 育賽事。
北京至巴黎汽車拉力賽的影響還遠遠不止這些,它讓古老的草原絲(si) 綢之路迎來了工業(ye) 革命的曙光,讓當時處於(yu) 中國社會(hui) 發展前沿的張家口人因為(wei) 看到汽車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1917年,中國交通部以(長)字一號文,批準了張家口泰通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營業(ye) 執照,以(長)字二號營業(ye) 執照批準了張家口大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營業(ye) 執照。1918年4月5日,張庫公路正式商業(ye) 運營。張家口大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為(wei) 了中國第一家民營汽車運輸公司,張庫公路也就成為(wei) 了中國第一條汽車營運公路。
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講,鐵路是一個(ge) 國家國力的體(ti) 現。1909年10月2日,中國人自己勘測設計,自己投資並建造的中國第一條幹線鐵路-----京張鐵路通車。當年京張鐵路沿線的十幾個(ge) 車站,全部配置了規範的英文。可見當時以詹天佑為(wei) 代表的京張鐵路的設計者們(men) 設計京張鐵路時,就在努力用規範的、先進的國際通行標準來打造一條“標準化”的京張鐵路。還有,當時張家口麵對的是一個(ge) 國際市場,所以張家口大小商號的員工都會(hui) 熟練地使用蒙語、俄語,有的甚至還會(hui) 用英、法、德等語言與(yu) 客人交流。清末民初,張家口成為(wei) 了重要的內(nei) 陸商埠和皮都,成為(wei) 了張家口至恰克圖國際大商道的起點,其經濟貿易活動被直接卷入了世界資本主義(yi) 市場。
張家口寬鬆的社會(hui) 氛圍,淳樸的民風,張家口人包容的性格特質,為(wei) 外國商行和商人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所以,市場選擇了張家口,曆史選擇了張家口。
20世紀50年代,京張鐵路經集寧延伸到中蒙邊界的二連浩特。1956年初,由中、蘇、蒙等國家參加的國際鐵路聯建正式通車。自此,京張鐵路便成為(wei) 連接中蒙、中俄,橫跨歐亞(ya) 大陸的東(dong) 亞(ya) “大陸橋”的重要路段。今天,北京、張家口、二連浩特、烏(wu) 蘭(lan) 巴托、恰克圖、莫斯科,北京至莫斯科的國際列車,鏗鏘有力地向北延展,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講,北京至莫斯科的這條國際鐵路大動脈不但是曆史上京張鐵路的延伸,也是曆史上草原絲(si) 綢之路、草原茶葉之路和張庫大道的現代延續。
蘇秉琦先生曾說過:“張家口地區是中原與(yu) 北方古文化接觸的‘三岔口’,又是中原文化交流的雙向通道”。千百年來,處於(yu) 三岔口的張家口無疑是中國北方最開放的地方之一。溝通交流,融匯融合,海納百川凝結成的“卡拉根”已經成為(wei) 一個(ge) 友好的文化符號。關(guan) 注現實社會(hui) ,貼近經濟發展,是曆史研究的一個(ge) 傳(chuan) 統。具體(ti) 到張家口來說,從(cong) 明代曆史上的開關(guan) 閉市的討論,到今天關(guan) 於(yu) 張家口經濟轉型的研究,無不如此。
最近中央提出上海自貿區經驗要盡快開花結果,要加快構建與(yu) 所有毗鄰國家和地區建立自由貿易區;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沿線自由貿易區,結合周邊自由貿易區建設和推進國際產(chan) 能合作,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建自由貿易區,形成“一帶一路”大市場,將“一帶一路”打造成暢通之路、商貿之路、開放之路;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貿易區網絡。張家口是曆史上草原絲(si) 綢之路和萬(wan) 裏茶道的重要結點,是溝通歐亞(ya) 的張庫大道的起點,建議利用規劃“十三五”的機遇,合理謀劃,大膽創新,積極探索,重新開放張家口“內(nei) 陸商埠”這個(ge) 大碼頭。
張家口麵對的是蒙古國、西伯利亞(ya) 地域,甚至是東(dong) 北亞(ya) 的市場。比較全世界來看,長時間以來蒙古國、布裏亞(ya) 特共和國、歐亞(ya) 腹部、西伯利亞(ya) 地域和中國首都以北廣大地域的經濟活動並不活躍,這就需要有一個(ge) 能夠激活這一個(ge) 地域經濟的點,點在哪裏?在張家口。2016年6月23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塔什幹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舉(ju) 行的中俄蒙元首第三次會(hui) 晤中,提出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議。而張家口恰恰是這條經濟走廊的結點商港。
張家口距北部邊境不過300多公裏,恰恰是在首都與(yu) 邊境中間。無論從(cong) 地緣政治、曆史發展,還是從(cong) 社會(hui) 發展、經濟創新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角度看,在張家口創辦一個(ge) 自貿區都是正確的。我們(men) 或可設問: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王朝都有勇氣開放張家口,今天我們(men) 不應該思考一下張家口的明天嗎?
上海自貿區不過區區28平方公裏,張家口與(yu) 萬(wan) 全的城鄉(xiang) 結合部稍作整理,就可以在荒山溝壑中搞出一個(ge) 大區域、大市場。
現在,地處“一帶一路”沿線的蒙古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布裏亞(ya) 特共和國都在尋找經濟轉型出路,漠北草原的“千年之路”目標地就是張家口地域,歐亞(ya) 結合部各國的轉口貿易也早已與(yu) 京津冀對接。蒙古國政府鐵路建設的長遠規劃中提出,要建設一條貫穿蒙古南北方向的鐵路,實際上是準備依托現有的北京至莫斯科的鐵路再建一條1000多公裏的複線鐵路,以加大與(yu) 中國的貿易交往。
張家口地理位置優(you) 越,區位優(you) 勢明顯、社會(hui) 環境良好、交通構架合理,基本具備了轉型建立自貿區直接融入世界經濟的各類要素。我們(men) 要宣傳(chuan) 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構思,協調蒙古人民共和國、布裏亞(ya) 特共和國和西伯利亞(ya) 地區的一些國家,簽署自貿協定,相互開放市場。或者在張家口開放一個(ge) 空間,創辦自貿區。要徹底放開手腳,促進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促進陸空運服務、商貿和專(zhuan) 業(ye) 服務,促進文化和社會(hui) 服務領域。要利用國際通行的方法,積極支持發展總部經濟,吸引跨國公司在自貿試驗區內(nei) 設立內(nei) 陸地區總部,建立整合貿易、物流、結算等功能的營運中心,是新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總之,在張家口設立自貿區有曆史依據,有硬件支持,逢天時,具地利,自然順理成章。其實,建立以蒙古國、西伯利亞(ya) 地域甚至東(dong) 北亞(ya) 為(wei) 目標的張家口自貿區,也是在尊重曆史,還原曆史。
其他參考文獻:
1.史向武·《蒙元時期內(nei) 蒙古地區景教遺存研究》·《內(nei) 蒙古大學》學報2014
2.陳開俊等合譯·《馬可波羅遊記》·1981年11月·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3. 著《中國元代不同等級規模的建製城市研究》北京大學城市與(yu) 環境學院《地理學報 》第65卷第12期2010年12月
作者簡介:劉振瑛,張家口米兰足球国际俱乐部官网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