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論壇
您現在的位置: 張家口米兰足球国际俱乐部官网 > 關於我們 > 學者論壇 > 正文
張 庫 商 道 考 略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日期:2017/9/11    點擊數:29945 次

摘要:張家口——庫倫(lun) 商道是連接蒙俄的一條國際運銷路線,它形成於(yu) 清朝初年,初期是以兵道、驛道、台站形式出現,隨著國家邊防的穩定,商貿業(ye) 的發展,大批商隊島驛站附近打尖,應此也就發展成商道。”  1917年張庫公路開通,汽車成為(wei) 物資運輸主要工具。1928年外蒙古獨立,庫倫(lun) 商道中斷。

關(guan) 鍵詞:張庫商路、蒙人駝隊運期 茶商  張庫公路

 

 

前言

 

    張家口—庫倫(lun) —恰克圖貿易從(cong) 雍正五年中俄“恰克圖條約”開始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十卷第二冊(ce) 8項《資本的流通過程》“俄國和中國的茶葉貿易可能是從(cong) 1792開始的,茶葉陸續由陸路用駱駝和牛車運抵要塞長城上的張家口(或口外),再從(cong) 那裏經過草原或沙漠、大戈壁越過1282俄裏到達恰克圖”。由於(yu) 中俄外貿路線中庫倫(lun) 與(yu) 張家口是必經之地,以上所說的就是張家口--庫倫(lun) 的商路。這條曾經為(wei) 清代旅蒙貿易、中俄外貿的商路近年來得到了史學界、及民間研究者的關(guan) 注。由於(yu) 張庫商道不同的路段而全程公裏也不盡相同,運輸工具的不同而所用日期也不盡相同,由此引起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不同的觀點和解釋。商路近年來得到了史學界、及民間由此引起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不同的觀點和解釋。

近年來我關(guan) 注於(yu) 張家口察哈爾文化曆史文獻的收集與(yu) 整理,根據對察哈爾曆史文化館館藏文獻的發掘,以有關(guan) 旅蒙商道(張庫大道)的一些檔案史料展開探討。

一、商道形成的背景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0年),漠西蒙古葛爾丹叛亂(luan) ,清軍(jun) 遠征期間,張家口“官商”除承擔軍(jun) 需供應外,還組織了隨軍(jun) 貿易隊。理藩院令“大軍(jun) 運行蒙古地方,應命蒙古等沿途販賣駝、馬、牛、羊……”並詔旨:隨軍(jun) 貿易之人故不可少,若縱其貿易,又至紊亂(luan) ,應於(yu) 某營相近,即令其營誇蘭(lan) 大派出章京,於(yu) 一裏外駐紮準其貿易,靜止喧嘩燭,並戒沽灑,倘貿易之人不尊法禁,偷馬匹,米糧者亦正法,帶往之人一並治罪。(《清文獻通考》大軍(jun) 征葛爾丹軍(jun) 營貿易眾(zhong) 多奉)。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王朝在多倫(lun) 諾爾會(hui) 盟(今錫盟多倫(lun) 縣),召集喀爾喀貴族和內(nei) 蒙古四十九旗王公會(hui) 盟,會(hui) 上貴族、王公和上層喇嘛們(men) 請求讓更多的漢商人進入草原貿易,康熙為(wei) 穩定人心,鞏固對北方邊疆的統治,答應了他們(men) 的請求,從(cong) 此開啟了內(nei) 地商人的對蒙貿易。

    清王朝為(wei) 了有效的控製進入草原的商人,增加財賦收入,實施了“信票製度”。凡進入蒙地的商人,必須持有在張家口衙門(初為(wei) 章京衙門乾隆二十六年後,改為(wei) 都統衙門)申報,領取由理藩院頒發的“信票”。鹹豐(feng) 後期,歸化(今呼和浩特)將軍(jun) 衙門,多倫(lun) 諾爾同知衙門皆可辦理。每張信票,限貨二十車或茶三百箱,除正稅外,再交票規銀五十兩(liang) 。貨隨票行,沿途緝查,對無票運輸之貨物視為(wei) 走私。

    清雍正五年(1728年)三月,中俄恰克圖條約簽訂後,由於(yu) 俄對茶葉的需求要求開放市場,但清政府強調由正道行走,考慮的是蒙古地區的秩序和滿蒙關(guan) 係,這個(ge) 條約允許兩(liang) 國商人到恰克圖這個(ge) 邊界點上進行貿易。並規定路線:恰克圖——庫倫(lun) (烏(wu) 蘭(lan) 巴托)——伊羅漢——張家口——北京,這是一條比較便捷安全的路,伴隨著駝鈴聲聲悠揚,這條路上絡繹不絕的進行著中俄商隊。

二、早期商道路線及駝隊運輸

   《籌辦荑務始末》卷六十六,記有鹹豐(feng) 年間,張家口都統慶昀的奏折:“由口(張家口)赴恰克圖 ,道路除軍(jun) 台外,商賈之路各有三,分東(dong) 西中;其中路由大境門外西溝之僧濟圖壩,經大紅河,黑白域子,鑲黃旗牛群,大馬群、鑲黃旗羊群各遊牧,渡克魯倫(lun) 河,達庫倫(lun) ,方達恰克圖。

 當時在沒有現代交通工具的情況下,隻靠駱駝和牛牛車,要由南至北,橫穿內(nei) 外蒙古的沙漠和草原、每到運輸繁忙時,數萬(wan) 隻駱駝和牛羊日夜不停地奔走在張庫大道上。駝行常數房相隨,列隊之駝,累百達千,首位難以相望。駝鈴之聲,飄蕩曠野,數裏可聞,牛牛車也以百式數百結隊而行,一輛輛首尾相銜接,長可裏計。據《清稗類鈔》記載:“君中行商,運貨來關(guan) 外諸地,慮有盜,往往結為(wei) 車幫,此即泰西之車隊也。每幫多則百餘(yu) 輛,其車略似大古魯車,較差小,一車約載重500斤,駕一牛,一禦者可十餘(yu) 日。這是“山西幫”茶商組織的牛車隊運輸途中的情況,在張家口至庫倫(lun) 之間的運輸中,除牛車隊還有駱駝隊,駱駝隊被稱之為(wei) 旱船,到光緒年間,張家口的養(yang) 駱駝業(ye) 發展到頂峰,新華街、白家溝、東(dong) 駝號、西駝號、範家大院以及西關(guan) 街等地有一百多駱駝店,養(yang) 著兩(liang) 千多條駱駝,上千人以拉駱駝搞運輸為(wei) 生,是一支龐大的運輸隊伍,一個(ge) 駱駝馱兩(liang) 個(ge) 馱子,約360斤至400斤重,察哈爾曆史文化陳列館館藏《清同治年東(dong) 口商號來往信稿底冊(ce) 》:元字第壹拾號書(shu) 信記載:“啟者於(yu) 十五日雇萬(wan) 和盛蒙古腳戶舌並家人茉太哎 、小七令刀計喇應腳駝工,發去咱巨貞和字號三六(所有數字原碼為(wei) 蘇州碼下同)真磚茶22箱;大徳常、源順奎字號二七真磚茶3/7箱,其茶上打興(xing) 隆、底打興(xing) 字毛印為(wei) 計;又復泰謙、德長元字號三六微次磚茶22/20箱,上下打魁字毛印,各貳個(ge) 為(wei) 計;又德巨生、大德常字號三六上次磚茶 15/19 箱,上下俱打明字毛印各貳個(ge) 為(wei) 計,共計三六、二七真次磚茶壹佰零捌箱。各帶新挺繩壹條,言明每箱作行平腳紋銀二兩(liang) ,合二佰壹拾六兩(liang) ,口地現付過銀二佰壹拾六兩(liang) ,除付淨欠去庫地行平腳紋銀五兩(liang) 肆,限三十天至庫交卸……”此信稿含有大量的旅蒙商家的信息,共計有信稿86封,時間從(cong) 二月初六起到十二月止。其中記載有:雇傭(yong) 蒙古腳戶25戶、茶商34家、皮毛商33家、布商4家、馬牛羊47家、生煙4家、蘑菇10家、其他48家。並詳細記載了庫倫(lun) 、恰克圖等地與(yu) 張家口本地的輸出輸入貨物品種,貨物數量及價(jia) 格運輸腳費,雇用蒙人為(wei) 腳戶,標期結算等等。所記載的均是口地(張家口)庫地(庫倫(lun) )裝卸物資,以茶葉、毛皮為(wei) 主,采用駝運方式,運輸時間以三十天為(wei) 限,超過期限或有損傷(shang) 則有罰賠。張庫商道上的駝隊運輸像蜘蛛網似的通往四麵八方,它是溝通旅蒙商貿和中俄外貿,及其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三、張庫公路路線及汽車運輸

   1907年(清光緒33年),法國人在口外試行了一次汽車運輸,開啟了張庫路行駛汽車的開端,1917年(民國6年),我國參加歐戰,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采納參戰處因軍(jun) 事需要,發展中蒙交通的建議,立即籌略張家口至庫倫(lun) 間行駛汽車之事,在京綏鐵路局內(nei) 成立了西北汽車處,原計包括西北各省區所有汽車路線,後經交通部征求地方長官的意見,確定張家口 至庫倫(lun) 為(wei) 開辦之線。是年商人張祖蔭,景學鈴等建大成張庫汽車公司,顧寶經等籌建泰通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918年交通部的長字第一、二號文批準兩(liang) 公司的營業(ye) 執照。1916至1917年間(民國5、6年)庫倫(lun) 華商即有購置汽車行駛蒙地之舉(ju) 。同時張家口美商“元和洋行”亦有購車行駛庫倫(lun) 之事。據《大成張庫汽車公司通史》記載:從(cong) 前外國人單車探路者,共計十次,均未達到目的,不是中途車壞就是斷油不能前進,其原因是沿途未先做準備,此次探路,先準備半年,於(yu) 1917年(民國六年)4月6日由張家口出發,雇用人馬盤過壩外,(漢諾爾壩),到4月11日到達庫倫(lun) 。

   1918年(民國七年)初,泰通汽車公司組織力量是分勘張庫路,由張家口出大境門北行。經朝天窪,察汗陀羅、五十家子到麻泥壩底。該段六十裏,全部繞行河道雖上坡,勉強行汽車。再行30裏,過車營子即到興(xing) 和城(張北)。以後路段都沿用大成汽車公司的路線直抵庫倫(lun) ,全長2100裏。從(cong) 張家口出發,商人們(men) 攜帶物品多是綢緞、蒙靴、香油和首飾、鼻煙壺等工藝品,回貨是皮毛,還有鹿茸、羚羊角、貂皮、枸杞子等。察哈爾曆史文化陳列館館藏京綏鐵路管理局發行(民國五年初版、十一年(1922年)改正三版)《京綏鐵路旅行指南》記載了張家口至庫倫(lun) 交通狀況:“張庫之間舊為(wei) 北通蒙俄要道,後多繞由西比利鐵路車轉達,近年該路時有阻滯,於(yu) 是漸有汽車往來以利交通,據近調查有文,交通部西北汽處大成華商會(hui) (西庫倫(lun) 商會(hui) 組織廟灘上車距張垣七十餘(yu) 裏)三汽車公司(張庫各有經理處)各備汽車數輛或數十輛載運旅客,另聞美商亦有汽車數輛往來,但僅(jin) 自運貨物,各汽車開行平均五日一次,每次一輛或數量,因行每輛搭載四人或五人,每人每次價(jia) 一百二十元,西北汽車處準帶行李二十斤,大成以三十斤為(wei) 度,逾限一斤加洋五角、逾限二十斤以外每斤加算一元,計每車可載一千一百二十五斤,沿路有蒙古包備旅客食宿飯食,每餐六角,汽車則各停駐處設站注油。自張庫共六百五十二英裏(英裏=1069米)五日內(nei) 可達,但風雪時期則難通行之。

表一 :張家口至庫倫(lun) 汽車停駐地點裏程表

第一日

由張家口發

晚住興(xing) 化城(即廟灘)

三十一英裏

 

 

第二日

由興(xing) 化城發

晚住滂江(現蘇尼特右旗)

一百四十四英裏

 

午尖在距興(xing) 化七十七英裏地方

第三日

由滂江發

晚住烏(wu) 德(現外蒙古紮木烏(wu) 德)

一百五十四英裏

午尖在距滂江六十七英裏地方曰二連

第四日

由烏(wu) 得發

晚住叼林

一百七十三英裏

午尖在距烏(wu) 得七十五英裏地方

第五日

由叼林發

晚抵庫倫(lun)

一百五十英裏

午尖在距叼林六十

二英裏地方

共計

六百五十二英裏(換算成公裏為(wei) 1049.068公裏)

(另附文張家口至庫倫(lun) 汽車路線界圖)

交通部西北汽車至庫倫(lun) 汽車業(ye) 務客運章程:

1:張家口至庫倫(lun) 往來汽車到日程以五日為(wei) 限  

2:由張家口至庫倫(lun) 票價(jia) 每人現洋一百二十元庫倫(lun) 至張家口票價(jia) 同  

3:客商所帶行李,沒人限重二十斤,準免收費,如逾重一斤收費5角,逾二斤收費一元,其餘(yu) 照此以此類推,仍然多不得過二十斤  

4:所有沿途應用鋪蓋紀膳宿一切費用  客商自備   

5:客商所帶行李物件不得夾違禁物品及危險物品,查出從(cong) 嚴(yan) 懲辦   

6:客商來車如遇意外情事及所帶行李物件有損失概不負責

7:小孩乘車除手抱不觸自占座位者免收車費外一律收全價(jia) 。  

表二:張家口至庫倫(lun) 沿途裏程概況表  

沿途地名

兩(liang) 地相距

大約裏數

距起點

大約裏數

附近地方概要

張家口大境門

(裏)

(裏)

門外叢(cong) 山夾穀分東(dong) 西兩(liang) 溝,沿西溝而上經元寶山至韓努壩底即為(wei) 赴庫大路,底尚平坦,東(dong) 溝本通多倫(lun) 惟石捅崎嶇故多繞行西溝一處,此外尚有黃台壩、碣石壩、神威壩俱沿邊牆均可通至口外但非迂遠即徒峻難行

南天門

10

 

山間有土洞如門故名附近均有村落

土井子

16

26

過此七裏即至韓努壩底,上壩須傍山斜行尚有十分一之坡度,中有韓努壩村沿途亂(luan) 石散漫約長二十餘(yu) 裏普通汽車勢難自行須以駝馬拖拽惟此段道路應加平治

黃花坪

20

46

附近平阜四周帶土多草舊有旗莊與(yu) 蒙人雜處

店門口

10

56

自黃花坪至此坡度稍平雖途多砂礫尚可行車前途均沿電線

廟灘

44

100

自店門口至此中經火爐山由萬(wan) 山壩西營盤及興(xing) 和舊城等處有小河數道地漸平坦頗有農(nong) 家附近尚有大紅溝亦可通行大成公司在此賃有小店藉備往來停留亦有汽車由此出發以圖免越大壩者

黑水河

50

150

自廟灘至此向來牧馬場地近多由內(nei) 地農(nong) 民開墾土質含金沙,居民逐漸遷集過此十二裏至馬尼圖即出察哈爾東(dong) 四盟轉入綏遠西二盟境路線沿山崗行

他波海

90

240

自馬尼圖至此漸見蒙古包(以毛氈與(yu) 木料等構造狀類覆釜蒙人徙居便但難容多人)間有土房略仿內(nei) 地風習(xi) 地勢高土多沙質

西爾布容

142

382

自他波海至此或履平地或越小山路均平坦惟積水甚少此處路旁有井過此十八裏至烏(wu) 蘭(lan) 諾爾亦有井人煙甚稀

紅山  

120

502

沿路一望平原皆草地無人煙

  滂山

44

546

有電報局一所土房十餘(yu) 間辦事數人時有蒙兵守衛居人甚稀

賀諾托買(mai)   

80

626

此處有喇嘛廟住喇嘛數十人為(wei) 附近特出房屋沿途均天然馬路間有土阜沙河

龍骨山  

117

743

地勢平坦略露岩石間有井泉

鮮鹽腦 

54

797

附近有青鹽湖及岩石水井過此三四十裏有大浮沙兩(liang) 段各寬約裏許車行不便

科布爾

210

1007

附近即綏遠西二盟與(yu) 外蒙分解處間有土崗流沙渺無人煙

烏(wu) 得

63

1070

有電報局斜傍石山與(yu) 滂江情狀略同居人甚少由此往庫分中東(dong) 西三路西路仍沿電線方向易定以下專(zhuan) 敘西路

康奈

390

1461

自烏(wu) 得至此略有土山沙河及沙漠數處沙漠各寬約一二裏車行較難幸其餘(yu) 均係生成馬路但深入無人之境頗有地闊天空之概大成公司設蒙古包於(yu) 此作汽車站點

叨林

194

1654

叨林亦名翠嶺因山頭岩石突兀如翡翠點綴故名有電報局一所其西南八裏許有喇嘛廟喇嘛月二千名規模頗大

扣諾捧

同諾克

204

1858

自叨林至此間有山坡亂(luan) 石及小河小湖一片荒漠大成公司設有蒙古包小站

大壩

220

1078

壩係汗山之脈為(wei) 蒙古高原北邊沿山溝數十裏有小湖及圖拉河(北流入貝加爾湖)跨河有大木橋係三十年前俄人所建

庫倫(lun)

90

2168

(注:表一、表二、汽車業(ye) 務客運章程均摘自《京綏鐵路旅行指南》)

 

    清代直至民初期間,張家口通往庫倫(lun) 的商道,同時承載著中國與(yu) 俄羅斯的恰克圖外貿交易。旅蒙商從(cong) 張家口輸往庫倫(lun) 的大宗商品以茶葉為(wei) 主,磚茶是漠南漠北草原牧民的生活必需品,磚茶可以代替貨幣。

從(cong) 庫倫(lun) 前往恰克圖的外貿商品,茶葉仍然是主要交易物資。故此這條張家口---庫倫(lun) 的商道亦史稱“茶葉之路”。清代同治年間,旅蒙商戶從(cong) 張家口發往庫倫(lun) 的茶葉等物資運輸期限僅(jin) 為(wei) 一個(ge) 月,在以往的史學研究中還未見詳細報道。

從(cong) 張家口走向庫倫(lun) ,直至恰克圖的旅蒙商戶,延續了近三百年的曆程,但是由於(yu) 漠漠草原及荒蕪戈壁並沒有明顯的路標,商戶們(men) 行進途中艱難重重,並不是走在一成不變的大道坦途之上。隨之張家口於(yu) 民初開埠,汽車作為(wei) 長途運輸工具嚐試開辟通往庫倫(lun) 的汽車行走之路,從(cong) 此才有了“張庫公路”。“張庫公路”為(wei) 旅蒙商的物資運輸提供了極大地方便,也彰顯著一段社會(hui) 的進步曆程。

借此張家口“冬奧會(hui) 、一帶一路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之際,向各位學者介紹以上內(nei) 容,以求共同探討研究。                      

 

 

作者簡介:李國欣,米兰足球国际俱乐部官网常務理事、察哈爾文化陳列館館長

Copyright © ac米兰官方 . All Rights Reserved 米兰足球国际俱乐部官网 版權所有
建議使用1440×900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8.0以上版本的IE瀏覽器訪問本站

地址:張家口市橋西區長青路19號
聯係電話:13903236923 / 0313-802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