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著名的古建專(zhuan) 家羅哲文先生生前於(yu) 2010年5月親(qin) 自來蔚考察,目睹了蔚縣珍貴的古堡奇跡。在2011年8月由北京大學林勝利等主編的《尋找蔚縣古堡》一書(shu) 中,由羅老親(qin) 自撰寫(xie) 的序文中開篇就說到:“在世界的東(dong) 方,存在著人類的一個(ge) 奇跡,這是中國的萬(wan) 裏長城。在長城腳下,還存在著另一個(ge) 奇跡,那是河北蔚縣的古城堡”。於(yu) 此同時蔚縣的古(村)堡也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關(guan) 注,2012年5月當時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shu) 記處書(shu) 記、中宣部部長劉雲(yun) 山來蔚縣調研時親(qin) 自指示中央電視台拍攝反映蔚縣古(村)堡的電視專(zhuan) 題片。
2012年中央十套拍攝了《探秘蔚縣古堡》,在《探索與(yu) 發現》欄目播放後第一次將專(zhuan) 題片的解說詞全文刊登在《張家口日報》上。“南有閩南土樓、北有蔚縣土堡”的品牌已在全國全省叫響。經過幾年新聞媒體(ti) 大力宣傳(chuan) ,影響愈來愈大。特別是2017年春節,蔚縣打出“古堡裏邊過大年”的宣傳(chuan) 口號,使得大批京津等地的遊客雲(yun) 集蔚縣,“逛古堡,品民俗”受到了遊客的親(qin) 睞,一時旅店爆滿,飯店爆滿,產(chan) 生了良好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這說明,蔚縣古堡的旅遊效應在繼續發酵,蔚縣的古堡文化潛力巨大。
麵對新的機遇,全縣古堡保護利用嚴(yan) 重滯後,真正能像蔚縣暖泉鎮西古堡那樣吸引遊客的古堡為(wei) 數寥寥。據2012年4月由蔚縣人民政府印發的《蔚縣古村(堡)落保護名錄》記載:截止到2011年全縣尚存古村堡354個(ge) 。其中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有162(村)堡,其中一類10個(ge) 、二類152個(ge) 、另三、四類村堡192個(ge) 。共涉及284個(ge) 行政村和70個(ge) 自然村。蔚縣古(村)堡中從(cong) 2008年11月開始先後有湧泉莊鄉(xiang) 的北方城村、宋家莊鎮的上蘇莊村被國家住建部、文物局評為(wei) “中國曆史文化名村”。 暖泉鎮、代王城鎮先後被公布為(wei) 中國曆史文化名鎮。蔚縣城早在1993年被公布為(wei) 河北省曆史文化名城。相継宋家莊鎮又被評為(wei) 河北曆史文文化名鎮。邢家莊、鄭家莊、大固城、張中堡、卜北堡、任家澗等11個(ge) 村被評為(wei) 河北曆史文化名村。從(cong) 2012年到2016年底國家住建部、文物局先後四批公布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單,蔚縣有北方城、南留莊、北官堡、西古堡、上蘇莊、水東(dong) 堡、水西堡、曹疃、白後堡等37個(ge) 村被列入名單,占全張家口市57座傳(chuan) 統村落的64.9%,占河北省145座的25.5%。
蔚縣古(村)堡數量多,品味高,時代連續性強,在全省甚至整個(ge) 華北地區名列前茅。眾(zhong) 多的古(村)堡既是蔚縣的一份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曆史責任,保護好、利用好這些古堡是我們(men) 當代人義(yi) 不容辭的曆史責任,但是目前古堡的保護問題重重、令人擔憂!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
1.對古(村)堡的曆史價(jia) 值和文物價(jia) 值認識缺失,宣傳(chuan) 不到位,保護措施不足,造成古村堡損毀嚴(yan) 重。拆牆取土,亂(luan) 拆濫建古民居、破壞古堡風貌的現象隨處可見,即使全縣保護較好曆史文化名村,傳(chuan) 統村落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類似問題;
2.缺乏健全強有力的古堡保護機構和組織;
3.沒有出台嚴(yan) 格的保護辦法和規定,近幾年國家雖然對古堡保護撥付了一定的經費,但麵對大量的投入,如杯水車薪,嚴(yan) 重不足;
4.古堡內(nei) 基礎設施落後,村民居住環境得不到改善,致使許多年輕人搬出古堡,另擇新居,古堡內(nei) 大多隻有為(wei) 數不多的老人居住;
5.除個(ge) 別古(村)堡製訂全麵保護規劃外,大多數古堡沒有製定保護規劃。
6.對古(村)堡的研究和挖掘嚴(yan) 重滯後。現在社會(hui) 上見到的全市古堡研究的著述都是外地人。這個(ge) 研究領域對全市全縣還是個(ge) 薄弱環節;
7.古堡內(nei) 文物盜竊現象屢屢發生,古堡內(nei) 的石雕、磚雕、木雕、石礎、門簪、抱鼓石等文物成了盜竊分子的目標,有的甚至在古董店公開拋售。
全縣的古(村)堡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的稀缺資源。古(村)堡有不可替代的曆史文化價(jia) 值,從(cong) 全縣現存162個(ge) 古村堡來看,其獨特的曆史文化價(jia) 值主要體(ti) 現在:一是古堡有著重要軍(jun) 事價(jia) 值和商業(ye) 價(jia) 值,曆史上蔚縣就是中原地區通往內(nei) 蒙古草原的捷徑,穿越蔚縣境內(nei) 的飛狐古道。也是張庫大道發源地,眾(zhong) 多的古堡戰時是禦敵的要塞,和平時期又是繁華的商埠。蔚縣曆史上就有“八大峪口、八大集鎮、八百莊堡”之說,“八大集鎮”就是“連堡成鎮”的特殊形式。也是蔚縣曆史商業(ye) 流通的中心;二是古村堡內(nei) 蘊含著豐(feng) 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資源。例如蔚縣剪紙、秧歌、打樹花、拜燈山、響杆等,燒旺火及延續了數百年的婚喪(sang) 嫁娶、社火和民風民俗仍在傳(chuan) 承,三是蔚縣古堡建築風格獨特,都具有趨利避災的風水布局和軍(jun) 事防禦功能,古堡各具特色、千姿百態。如北官堡、橫澗堡的“堡套堡”,西古堡的南北甕城堡,水西堡開南北門的“穿心堡”;南留莊開東(dong) 西堡門的“穿堂堡”;曹疃堡東(dong) 西對稱的兩(liang) 座南堡門;楊莊石券堡門內(nei) 拱形的太極圖石刻等等;還有堡牆上寺廟和形狀各異的馬麵、角樓台;還有蔚縣古(村)堡保留了大量儒釋道和民間俗神廟布局。“有村便有堡,有堡便有寺廟,有寺廟就有戲樓”,祭祀儀(yi) 式延續至今,為(wei) 祭祀而建的古戲樓全縣尚存189座。
再有古堡匾額楹聯美妙絕倫(lun) ,寓意深刻,如現存的桃花太寧寺村的清嘉慶年間雕刻在堡門上的“太平世界桑麻共,寧靜村莊氣化隆”。西合營海子窪村的“山近東(dong) 南登壽域、海連西北聚財星”。還有許多古堡楹聯雖已損毀,但對聯仍在民間流傳(chuan) ,如桃花堡原小東(dong) 門和涿鹿縣相鄰,對聯為(wei) “千載帝闕九重近,一村桃花兩(liang) 界香”。東(dong) 門對聯為(wei) :“山拱翠屏連筆架,水環壺流接桑幹”。北門對聯為(wei) :“革故鼎新成駿跡,離山坎水赴鴻門”。橫澗東(dong) 堡門上:“裏有仁風睦袖六和八方,鄉(xiang) 存古道洪範五福九清”。白樂(le) 站堡的楹聯:“五台映雪晴、朗若玉山照我,九宮聞夜雨、膏澤沛然下民”;北官堡村內(nei) 劉家照壁楹聯:“門近逢源人毓秀,地臨(lin) 高閣月常輝”。代王城鎮三麵戲樓上對聯為(wei) :“看不見莫嚷、請問前頭高者見,站得住便罷、須留餘(yu) 地後人觀”等等。對聯文化的內(nei) 涵深厚,可謂千古絕唱。五是古堡內(nei) 名人故居眾(zhong) 多。如西古堡村的明代總兵張邦奇、卜莊村明代太監王振、清代西古堡鄉(xiang) 紳董大澤、水西堡武舉(ju) 董國安、北官堡文科舉(ju) 人劉徽典等故居保存完好。
麵臨(lin) 著全縣眾(zhong) 多的古(村)堡保護任務嚴(yan) 峻的新形勢,令人欣慰的是,在新一輪的城鎮化過程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2016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中指出:“加強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曆史文化街區、名人故居保護和城市特色風貌管理,實施中國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工程,做好傳(chuan) 統民居、曆史建築、革命文化紀念地、農(nong) 業(ye) 遺產(chan) 、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工作。”我認為(wei) 隻有保護好古(村)堡,才能留得住鄉(xiang) 愁。近幾年來社會(hui) 各界保護古村落的呼聲越來越高,引起了中央領導和有關(guan) 部門的高度重視,為(wei) 我們(men) 保護古(村)堡創造了千逢難載的好機遇。國家有關(guan) 部門近年來先後4批將全國5千多個(ge) 有重要保護價(jia) 值的傳(chuan) 統村落,列入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並且給予經費支持。蔚縣就有37個(ge) 。而蔚縣符合條件的村落遠遠超過這個(ge) 數字,據調查,黃梅鄉(xiang) 的定安縣、北水泉鎮的楊莊、西合營鎮的橫澗村等大批村堡都具備申報條件。
眾(zhong) 所周知古村落保護的難度很大,設及麵廣、問題複雜。正如清華大學教授樓慶西說“古村落的保護,比保護一個(ge) 故宮更難。”這話不難理解,古村落在全國星羅棋布,數量多,而故宮隻有一個(ge) 。而更重要的是傳(chuan) 統村落的保護,不僅(jin) 要保護物質形態的古建築,更要注重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古建築是古村落的軀幹,非物質文化才是古村的靈魂。在新農(nong) 村建設中,要讓村民在古堡內(nei) 願意住、住得住、住得好、留傳(chuan) 幾百年的民風民俗能夠在下一代人中傳(chuan) 承弘揚,這種活態的保護更難 ,但它卻是我們(men) 保護的最終目的,隻有這樣才能在全市新農(nong) 村建設的大變化中給我們(men) 留下那一抹鄉(xiang) 愁。麵對全縣古堡保護的新課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提高對古(村)堡曆史文化價(jia) 值的認識,增強村民保護古(村)堡的自信心和自覺性。全市的古(村)堡大多數建於(yu) 明清,經過幾百年的風雨侵襲,其建築在外觀上總是或多或少顯得破敗,不那麽(me) 賞心悅目,但再衰敗的古建築,也蘊含著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也是傳(chuan) 承曆史文化基因的載體(ti) ,這種無可替代的文物價(jia) 值,是任何富麗(li) 堂皇的古建築都不具有的。保存得越久越珍貴,保護得越好越值錢。如全縣古堡內(nei) 大量保存完好的古民居,蔚縣西古堡東(dong) 巷一所保存完好明代古院落就有很高的文物價(jia) 值。蔚縣南留莊村門家大院倒座門庭院戲樓,蔚縣水西堡董國安古門樓內(nei) 的跪拜石、顯示其武舉(ju) 身份的門榜等都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讓村民們(men) 能認識到這些,是我們(men) 保護古堡的基礎。另外有關(guan) 部門要利用一切宣傳(chuan) 形式,如可在蔚縣電視台。張家口電視台《大茶坊》欄目中開辟古(村)堡專(zhuan) 題。每年至少組織一次蔚縣古堡論壇”。出版有一定學術價(jia) 值的古村堡研究書(shu) 籍和刊物。
二、製定保護規劃,夯實保護基礎。除了全縣部分村堡有關(guan) 部門已撥付製定規劃的經費,指定有資質專(zhuan) 業(ye) 部門製定保護規劃外。其它各(村)堡也要在縣住建部門指導下,做好規劃。對重點(村)堡在規劃中要突出特色,突出個(ge) 性,做到一村一品,凸顯“文化符號”。對一些有保護價(jia) 值的傳(chuan)
統村落,要立即啟動“三圖”、“三錄”,即繪製建築物平立剖析詳圖;村落布局詳圖、古民居工藝詳圖;對古民居、非遺傳(chuan) 承人及其技藝、標誌性樹木、器物錄音錄影錄像,為(wei) 財力物力寬裕時複建、遷建、重建做好基礎工作,這也是對得起先人和後人的善舉(ju) 。
三、加大依法保護力度,建議市縣人大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盡快製定《關(guan) 於(yu) 保護全市縣古(村)堡的決(jue) 定》,逐步完善古(村)堡保護法規體(ti) 係,明確職能和責任,做到有規可依,違規必究。
四、加大保護資金投入,拓展資金籌措渠道。國家近幾年已加大了對古(村)堡保護的投入力度,要積極爭(zheng) 取國家資金的投入,對古(村)堡內(nei) 村民確實無力修複的古民居,隻要按規劃修複,有關(guan) 部門要予必要補助。也可用危房改造資金優(you) 先於(yu) 古民居修複。對確實無力修複、也可采納政府認購、“文物領養(yang) ”等辦法。近些年來全縣民間修複文物的積極性很高,如蔚縣的南留莊村、西古堡村、代王城鎮、石家莊、張中堡、曹疃等村都是民間自發組織修繕,對保護古(村)堡發揮重要作用,市政府有關(guan) 部門要積極推廣他們(men) 的經驗,大力支持、積極引導。
五、大力開展農(nong) 村麵貌提升,建設富有我市我縣特色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正確處理古(村)堡保護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的關(guan) 係。蔚縣代王城鎮石家莊(村)堡就做的很好,拆除了古(村)堡周圍的違法建築,對古堡內(nei) 基礎設施上下水、道路都做了整修,修複了部分古建築,古(村)堡風貌被凸現出來。要嚴(yan) 格保護古村堡的山水風光和田園氣息,保護曆史環境,嚴(yan) 格保護古堡內(nei) 民居、寺廟及古堡構件,如碑刻、石雕、木雕、等含有重要曆史信息的文物,嚴(yan) 格避免對古建築進行不當的包裝和改建,嚴(yan) 禁已經開發的古村堡過度商業(ye) 化,影響古堡風貌,造成“建設性破壞”。改善古堡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古(村)堡道路、供電、供水、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功能,加強文化、旅遊等公共服務建設項目。做大做強“古堡裏過大年”“古堡裏好消夏” “美麗(li) 古堡鄉(xiang) 愁遊”等名片,促進古堡特色遊。
6.充分發揮蔚縣泥河灣曆史文化研究會(hui) 、張家口市曆史文化研究會(hui) 、察哈爾曆史文化研究會(hui) 作用,加大對蔚縣乃至全市古(村)堡傳(chuan) 統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提煉文化符號,出版蔚縣及全市有一定學術價(jia) 值的古村堡研究書(shu) 籍和刊物。同時市委市政府每年舉(ju) 辦一次以古堡文化為(wei) 題材的書(shu) 畫攝影文化活動。
作者簡介:劉國權,《蔚縣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