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項目:蔚縣剪紙
周淑清,1960年出生於(yu) 河北省蔚縣南張莊村,是第二代剪紙藝術大師周永明的長女。繼中國剪紙藝術大師王老賞、周永明之後的第三代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蔚縣剪紙的傳(chuan) 承人。她自幼隨父親(qin) 周永明學習(xi) 染色技法,18歲全部掌握了刻、畫、染的全套剪紙技法。多年來,她一直致力於(yu) 剪紙藝術的創作和實踐,在師承王老賞、周永明的的技藝基礎之上,不斷進行大膽的藝術創新。在點染技法上更是獨樹一幟,開創了“鋪蓋法、霧染法、潑墨法”等7種全新的染法,從(cong) 而增強了剪紙的藝術魅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剪紙藝術題材豐(feng) 富、故事語言鮮明、構圖豐(feng) 滿、構思巧妙、大氣靈動、充滿神韻。如:作品《牡丹圖》就是用上述幾種染法完成的,這些技法使其神采飛揚、富有動感,後被相關(guan) 領導和專(zhuan) 家教授收藏。
周淑清同丈夫周誌旺共同生活在南張莊。一個(ge) 是蔚縣彩色剪紙刀工佼佼者,一個(ge) 是蔚縣彩色剪紙染色佼佼者,他們(men) 在剪紙事業(ye) 上珠聯璧合,不斷地邁上一個(ge) 又一個(ge) 剪紙藝術的新台階,被稱頌為(wei) “剪紙金牌夫妻”。夫妻二人設計的《圓十二生肖》、《五牛神圖》和《牡丹圖》等作品,已成為(wei) 蔚縣剪紙行業(ye) 的經典圖樣。
剪紙雖然色彩豔麗(li) ,但時間一長就會(hui) 褪色,失去它的觀賞價(jia) 值,也嚴(yan) 重影響到剪紙的長期收藏。為(wei) 了解決(jue) 這一難題,淑清同丈夫經過多年的刻苦研究,通過無數次的試驗,終於(yu) 破解了困擾剪紙褪色的難題。他們(men) 廢棄了以前染色原料,改用多種新型的K混原料,再加上唯一的獨特配方,能夠使剪紙的色彩經久不變色。她和丈夫的這一成果將載入剪紙事業(ye) 的史冊(ce) 。蔚縣的彩色剪紙將成為(wei) 永久光鮮亮麗(li) 的珍藏品。
1987年,周淑清同丈夫說服了大哥周廣和其他兄妹,共同創辦了蔚縣第一家私營合夥(huo) 剪紙廠“周永明世家剪紙廠”。周淑清負責畫、刻、染全麵技術和培訓學徒。後來同丈夫周誌旺又相繼創辦了“誌旺世家剪紙廠”、“蔚縣王老賞剪紙有限公司”,在蔚縣剪紙第一街也開設了“周誌旺、周淑清世家剪紙”店麵。2008年奧運會(hui) 前,中國奧組委推出福娃剪紙,周淑清從(cong) 眾(zhong) 多剪紙名家中脫穎而出,被指定設計製作該套福娃剪紙的彩色係列,福娃剪紙作品一經推出便受到多方讚譽。近年來,她與(yu) 丈夫共同創作的作品《富貴福》被作為(wei) 國禮贈送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收藏,作品《富貴繁榮牡丹圖》、《五牛圖》亮相上海世博會(hui) ,作品《喜鵲登枝》被中國農(nong) 業(ye) 博物館收藏。2012年作品《百工圖》在全國剪紙大賽中獲得金獎。她的作品構思奇偉(wei) 、刀法細膩、線條疏落有致、色彩搭配協調奪目、題材涉獵廣泛、規格巨微兼備。周淑清被評為(wei) 河北省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