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男,農(nong) 民,河北省蔚縣暖泉鎮北官堡村人。王德的父親(qin) 王玉才、祖父王普都是暖泉鎮的打樹花掌勺藝人,都在鎮裏的生鐵行鐵匠鋪做過工。王德師從(cong) 父親(qin) 、祖父,從(cong) 小學得了打樹花的精湛技藝,現在他一邊務農(nong) ,一邊在生鐵行做工,並一直從(cong) 事打樹花這一民俗活動。他帶的多名徒弟都從(cong) 事打樹花這一事業(ye) 。他15歲的兒(er) 子也已上陣打樹花了。他為(wei) 兒(er) 子特製了一身打樹花用的裝束。小夥(huo) 子上場後有板有眼,個(ge) 頭雖然小了些,但拋灑起鐵水卻有模有樣,很有其父風采。如今,他的徒弟和孩子都已熟練的掌握了拋灑鐵水的技藝。每逢年節或大型活動他們(men) 都會(hui) 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和遊客打上一場精美的樹花。

王德繼承了祖上傳(chuan) 下來的打樹花技藝,所以打出的樹花形狀美觀程度無人能比,又因常在生鐵作坊幹活,所以對這一技藝更加熟悉。在拋灑鐵水時,時高時低,時輕時重,打出的花型繁多,如天女散花、飛流直下、蛟龍出海、飛天流雲(yun) 、繁星點點,美不勝收。
王德打樹花時更有特點,他年近50,身材短小敦實,潑鐵水時腰板像橡膠,一高一低潑起來又快又猛有效率,鐵水潑散的麵廣,鐵花升高時如在頭上張開一株絢麗(li) 而奇幻的大樹,每次潑完鐵水走下來時,身後邊的光雨映襯著他粗壯的黑影,好像深雨中的無畏勇士。他的服裝也有特色,別人頭上的草帽都是有簷的(為(wei) 的是防止鐵水濺在臉上),而他卻戴著一頂無簷的小氈帽,更顯出他的勇氣。他從(cong) 水中拿起一個(ge) 勺子,走到火紅的鐵水前,腰一彎,跟著甩腰掄臂,滿滿一勺明亮的鐵水潑在堡牆上。就在這一瞬間,好似天崩地裂,呈現極其絢麗(li) 的奇觀!金紅的鐵水潑擊牆麵,四外飛濺,就像整個(ge) 堡牆被炸開那樣,整個(ge) 堡門連同上邊的門樓子都被照亮。這時成千上萬(wan) 的觀眾(zhong) 會(hui) 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和呐喊聲。

30多年來,王德都在不間斷的從(cong) 事著打樹花,他一生與(yu) 打樹花結下了不解之緣。潛心鑽研打樹花技藝,現在他的技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地步,多次被上級表彰和獎勵。
王德有一個(ge) 綽號叫一勺鮮,也有人叫他王一勺,說起這個(ge) 名字還有一段不尋常的來曆。在他年輕時,有一年正月十四,暖泉人也像平時年節一樣進行打樹花表演。因為(wei) 是幾個(ge) 年輕漢子輪流打,所以幾個(ge) 漢子都憋著一股勁,都想聽到更多的叫好聲。王德別出新裁,他充分施展腰力、臂力、腕力,並巧妙的配合,打出了一高一低,一快一慢,幾勺鐵水,出現了和往常不一樣的花型,場麵相當震撼,效果十分理想,當時全場雷動,呼聲震天,忽有一人高喊:“真是一勺鮮,再來一勺”,於(yu) 是全場觀眾(zhong) 跟著齊喊“一勺鮮、來一勺”,就這樣,王德在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呐喊聲中,喊一聲,打一勺,一勺接一勺的打出了滿天飛花,打出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從(cong) 來沒有看到過的花樣。就這樣,“一勺鮮”的名字自此傳(chuan) 開,也有人風趣的叫他“王一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