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明,男,1967年7月1日出生,河北省蔚縣宋家莊鎮上蘇莊村人。從(cong) 事拜燈山表演15年。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郭建明還在上小學時,就開始接觸“拜燈山”民俗社火的製作和祭拜活動,跟著長輩們(men) 跑前跑後。有時大人們(men) 嫌他礙手礙腳,免不了打幾下罵幾句讓他躲開,但他就是不離藝人們(men) 左右,好像對“拜燈山”這一古老的民俗社火有一種別樣的情感。這也難怪,郭建明的曾祖父郭穩,就是清末民初村裏有名的“拜燈山”藝人,能把200多隻燈盞在燈山樓內(nei) 的木架上擺出各種圖案。1940年後,郭建明的曾祖父把“拜燈山”這一民俗技藝傳(chuan) 給了他的祖父郭為(wei) 財,建國後,爺爺又傳(chuan) 給了郭建明的堂叔郭淼。可能是家族的影響,從(cong) 小郭建明就對“拜燈山”民俗社火特別癡迷。
1983年,郭建明中學畢業(ye) 回村務農(nong) ,從(cong) 此,逢年過節便正式跟隨堂叔郭淼學習(xi) “拜燈山”民俗技藝。記得初學那年春節,郭建明憑著小時候跟著藝人們(men) 偷學來的三招兩(liang) 式,硬要自己上燈山架擺燈盞圖形,兩(liang) 米多高的燈架上200多隻燈盞眼花繚亂(luan) ,讓他不知如何下手,腦子一走神兒(er) ,腳下蹬空摔了下來,頓時鼻青臉腫。藝人們(men) 把郭建明送回家,都說這下摔得不輕,說不定從(cong) 此再不擺弄這燈山了。沒想到,第二天郭建明又出現在“拜燈山”製作現場,而且變得更加虛心、勤快。堂叔見狀,說“行,這活以後就是你打頭了!”
憑借對“拜燈山”民俗社火的執著,郭建明很快掌握了其全部技藝。隨著堂叔郭淼和一些藝人的年齡漸高,到1985年後,郭建明開始組織一些青壯年從(cong) 事“拜燈山”技藝,並能獨立完成“燈山”的製作和組織祭拜的全程表演活動。2003年全國民間文化遺產(chan) 搶救工程剪紙專(zhuan) 項工作會(hui) 議在蔚縣召開,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和學者參觀了由郭建明組織製作的“拜燈山”民俗社火活動,對其技藝給予一致好評。
1996年,郭建明擔任村委會(hui) 委員後,對該村曆經近500年傳(chuan) 承下來的“拜燈山”民俗社火活動更加珍惜和熱愛,在傳(chuan) 承和發展上下了很多功夫。逢年過節,他親(qin) 自製作“燈山”圖案,組織指揮祭拜表演活動。多年來,由他製作的“五穀豐(feng) 登”、“吉祥如意”、“天下太平”等“拜燈山”民俗社火,一種隱隱綽綽的朦朧美,神神幻幻的藝術美,讓參觀者為(wei) 之驚歎,使這一古樸的民俗活動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