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論壇
您現在的位置: 張家口米兰足球国际俱乐部官网 > 關於我們 > 學者論壇 > 正文
難以忘懷的“張家口工業管理學校”
文章來源:常忠義    發布日期:2023/8/15    點擊數:1053 次

2017年盛夏之際,四十餘(yu) 位古稀皓首、精神矍鑠的老人們(men) ,從(cong) 全國各地趕往涼爽的張家口市,下榻於(yu) 橋西至善街的“新華大廈”,參加“鄭航(原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65屆同學聚會(hui) ”,這是該學校1965屆三個(ge) 畢業(ye) 班的同學們(men) 分別52年之後在張家口的首次集體(ti) 聚會(hui) ,堪稱“盛會(hui) ”,其同學間久別重逢之情甚濃,而最為(wei) 濃烈甘甜之情卻是回到了闊別半個(ge) 世紀的張家口,這是她(他)們(men) 隨著學校遷移而離開之地,同學們(men) 攜手回來看看已是多年的心願,雖然150位同學僅(jin) 僅(jin) 回來近三分之一,但實屬不易的聚會(hui) 夢想終於(yu) 實現。

 

一、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與(yu) 鄭州航空工業(ye) 管理學院之變遷

張家口有著悠久的曆史文化,20世紀中葉大眾(zhong) 文化教育與(yu) 專(zhuan) 業(ye) 門類的教育事業(ye) 蓬勃發展,從(cong) 張家口“走出去”的大中專(zhuan) 學校有多所。上個(ge) 世紀60年代的“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是隨著國防工業(ye) 的不斷發展,而著重培養(yang) 的一批急需的經濟管理幹部(工業(ye) 會(hui) 計與(yu) 工業(ye) 統計等專(zhuan) 業(ye) )。19648月該校遷往河南省會(hui) 鄭州,並以此為(wei) 主體(ti) 與(yu) 河南省的其他學校合並組成了“鄭州工業(ye) 管理學校”,幾十年來隨著改革開放與(yu) 教育體(ti) 係的變革,現已演變為(wei) “鄭州航空工業(ye) 管理學院”。

“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有著不平凡的沿革與(yu) 變遷,且與(yu) 共和國的成長曆程相關(guan) 聯。

19491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原省立財經學校成立;1950年察哈爾省會(hui) 計專(zhuan) 科學校在張家口成立;1952年底中央政府裁撤察哈爾省、平原省後,兩(liang) 座學校合並為(wei) “華北財經學校”,隸屬於(yu) 華北行政委員會(hui) ,校址設於(yu) 張家口市。

1955年國務院第二機械工業(ye) 部成立後,“華北財經學校”由財政部劃規第二機械工業(ye) 部一局,校名改為(wei) “張家口工業(ye) 會(hui) 計統計學校”,按照國防工業(ye) 機密條件招收學生。19561月,二機部一局將大連會(hui) 計培訓班並入該校。1958年二機部將學校下放給河北省後,校名為(wei) “張家口財經學校”。

1962年為(wei) 國民經濟遭遇困難時期,河北省同意撤銷“張家口財經學校”,華北局批複保留停辦。是年年底該校迎來重要轉機,依據第三機械工業(ye) 部械教字907號文通知,“張家口財經學校”經三機部與(yu) 河北省政府共同商定,學校移交至三機部領導,校名改為(wei) “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從(cong) 此學校獲得重生。

 

1963年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轉好,“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招收了第一批參加高考的高中畢業(ye) 生,這是一次中專(zhuan) 學校招收高標準學生的嚐試,正是2017年在張家口聚會(hui) 的三個(ge) 班同學。

“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在三機部的領導下,遵照《國防工業(ye) 學校工作六十條》相關(guan) 規定,確立了辦校方針:要有無產(chan) 階級覺悟、有革命幹勁、有一定專(zhuan) 業(ye) 水平、有健全體(ti) 魄,能夠適應艱苦生活,成為(wei) “四有一能”國防工業(ye) 管理幹部。學校采取半軍(jun) 事化管理,教育學生樹立三個(ge) 觀念(戰爭(zheng) 觀念、國防觀念、為(wei) 軍(jun) 隊為(wei) 人民服務的觀念)、兩(liang) 個(ge) 思想(長期備戰思想、質量第一思想),以解放軍(jun) 的三八作風作為(wei) 行動準則。學校在教學大綱、教材使用等方麵皆以上以人民大學為(wei) 基礎,並結合國防工業(ye) 特點增設了相關(guan) 工業(ye) 技術基礎知識的課程。

隨著這批高中畢業(ye) 學生的入校,學校在教育水平、政治思想方麵呈現出了新局麵。對此三機部教育司非常重視,19643月,部屬15所航空工業(ye) 學校的領導幹部共32人到校參加教學工作現場會(hui) 。是年三機部與(yu) 河北省教育廳分別發文,介紹了學校的成功經驗。《光明日報》當年予以報道,《張家口日報》頭版曾發表了“培養(yang) 堅強的革命人一記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長篇文章。

19648月,“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遵照三機部(19641474號文件,整體(ti) 遷往河南省鄭州。在與(yu) 鄭州的幾所學校合並後成立了“鄭州工業(ye) 管理學校”,其後又易名為(wei) “鄭州航空工業(ye) 管理學校”、“鄭州航空工業(ye) 管理專(zhuan) 科學校”。1984年該校升格為(wei) 本科,名為(wei) “鄭州航空工業(ye) 管理學院”至今。1999年隨著工業(ye) 體(ti) 製的轉變,原來由中國航空工業(ye) 總公司主管轉為(wei) 中央與(yu) 地方共建,以河南省為(wei) 主的辦學體(ti) 製。

二、為(wei) 提升國防工業(ye) 學校教育水平高中畢業(ye) 走進中專(zhuan) 學校

19648月“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整體(ti) 遷往鄭州,共計5個(ge) 班的學生,其中二個(ge) 班為(wei) 學製三年,招生對象為(wei) 初中畢業(ye) 生,屬於(yu) 正常的中專(zhuan) 學校招生範圍,入學時間為(wei) 196212月,畢業(ye) 時間為(wei) 196512月,班級編號為(wei) 320305,學生共計88人。

2017年夏季在張家口聚會(hui) 的同學們(men) 是“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於(yu) 1963年招收的、已經參加了高考的高中畢業(ye) 生,共計招收三個(ge) 班150人,學製二年,班級編號為(wei) 221222206,專(zhuan) 業(ye) 為(wei) 工業(ye) 企業(ye) 會(hui) 計核算、工業(ye) 企業(ye) 計劃與(yu) 統計。

 

1960年代的高中畢業(ye) 生文化水平,已經屬於(yu) 社會(hui) 上較高層次的學生,其社會(hui) 影響力僅(jin) 次於(yu) 大學生。在招入的這批高中畢業(ye) 生中,生源為(wei) 河北省內(nei) ,有的學生已經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shu) 而又被截取,有的準備來年備考或進入社會(hui) 參加工作。然而國防工業(ye) 的發展與(yu) 教育需求,國家隨機采取了特別的政策與(yu) 措施,試點中專(zhuan) 學校招收應屆高中畢業(ye) 生,以盡快培養(yang) 出高水平的工業(ye) 企業(ye) 管理幹部,服務於(yu) 國防工業(ye) 建設。國家的需要改變了這批學生的命運,且是依照國防工業(ye) 機密條件招收的國防生,雖然高中畢業(ye) 生進入中專(zhuan) 學校似乎有些不公,而在那個(ge) 時代一切以國家利益為(wei) 上。

“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主校址在蒙古營,由清朝的舊兵營和破敗的廟宇組成,學校有七個(ge) 院落,分散在幾處街巷中,操場緊靠西北方向的山口,距離教學區很遠。群眾(zhong) 形容該校廟多、院多、柱子多(支撐著老舊房屋的支柱)。初來乍到的外地學生們(men) 形容學校是:生活條件差、夥(huo) 食標準低、冰雪寒冬長、四季風沙吹、高中上中專(zhuan) 、專(zhuan) 業(ye) 學會(hui) 計、居住在民房、教室是廟宇,似乎無一順心之處。但是當個(ge) 人命運之舟駛進了這裏,艱苦的生活環境不可以躲避,必要經曆“四有一能”國防工業(ye) 管理幹部的教育與(yu) 錘煉。經過二年的學習(xi) ,並且通過了沈陽112廠、西安114廠與(yu) 430工廠(航空係統所屬工廠)的實習(xi) 。19657月,學校依據國家所需將這批學生直接推送到祖國各地的國防工業(ye) 企業(ye) 之中,深受歡迎。

學校畢業(ye) 生分配工作是在1965725日下午,三個(ge) 畢業(ye) 班的同學集合在食堂裏,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著。所有同學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如何,沒有個(ge) 人誌願,沒有選擇的餘(yu) 地,隻在緊張的氣氛裏聽老師宣布每位學生的去向。140多名同學大部分被分配到第三機械工業(ye) 部所屬企事業(ye) 單位,也有少數同學分配到第四、五、六機械工業(ye) 部所屬企業(ye) 。由於(yu) 當時中國國防工業(ye) 的特殊性,許多同學走進三線邊遠地區、山區,生活條件更為(wei) 艱苦。學校分配會(hui) 議結束當天學生們(men) 領到了各自報到的通知書(shu) 、火車票、托運行李費用、戶口和糧食關(guan) 係等。26日上午至28日夜晚,同學們(men) 辦理托運行李陸續離校,相互在火車站灑淚而別。作為(wei) 三機部所屬學校,半軍(jun) 事化的管理,畢業(ye) 學生百分之百服從(cong) 分配,三天內(nei) 全部離校。這批學生便像一支支離弦之箭,無法回頭,無法後退,注定要永往直前,勇敢麵對。

當初“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的這批以高中畢業(ye) 生進入中專(zhuan) 學校的學生,經過二年學習(xi) 後其文化知識的層次已經相當於(yu) 大專(zhuan) 水平,但是當時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文憑。在同學們(men) 畢業(ye) 二十四年後的1989年底,“等待與(yu) 希望”終究眷顧著他(她)們(men) ,陸續收到了“鄭州航空工業(ye) 管理學院”學生處發到各單位的《關(guan) 於(yu) 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試招高中畢業(ye) 生的學生換發大專(zhuan) 畢業(ye) 證書(shu) 的函》,19905月同學們(men) 拿到了大專(zhuan) 畢業(ye) 證,一張遲來的畢業(ye) 證帶來了欣慰與(yu) 感慨。

2017年夏季,這批50多年前從(cong) 張家口走出去的、將一生奉獻於(yu) 祖國國防工業(ye) 的學生們(men) 相聚在張家口,走進大境門景區,欣賞著清水河,回憶著同窗同學之深厚友情,更是暢敘分別52年以來的工作、生活狀況,懷念著1963年入校時的“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也暢談著當今“鄭州航空工業(ye) 管理學院”的發展。

 

時下同學聚會(hui) 常有,而“鄭航(原張家口工業(ye) 管理學校)1965屆畢業(ye) 生”52年之後相聚在張家口,曆史當為(wei) 她(他)們(men) 書(shu) 寫(xie) 一筆留作紀念。他們(men) 曾以青春聖潔的生命樂(le) 曲奏響於(yu) 張家口,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曆經了五十餘(yu) 年的寒來暑往,卻是彼此牽掛,友情長存,甚為(wei) 幸事。

 

                                      20225

 

注:本文由參加此次同學聚會(hui) 的常慧琴、文迪生等人提供資料與(yu) 圖片,表示感謝。

Copyright © ac米兰官方 . All Rights Reserved 米兰足球国际俱乐部官网 版權所有
建議使用1440×900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8.0以上版本的IE瀏覽器訪問本站

地址:張家口市橋西區長青路19號
聯係電話:13903236923 / 0313-8028219